第129章(1 / 3)

苏静瑶继续点头,道:“二姐姐,我都记住了,你赶紧去敲门罢。”

有妹子瞧着,苏静初心里再发虚,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鼓足勇气走上台阶,踮脚去拉那门上的铜环。但只敲了一声儿,就见从旁边急吼吼地跑来一大群小厮打扮的人,团团将她围住,皆惊诧万分地望她。

苏静初吓了一跳,连忙收手,回身站好。

一领头的小厮打量她几眼,问道:“姑娘,你找谁?”

苏静初见那些小厮身上穿的,比她要好过数倍,就不自觉地把肩缩了缩,声音也不敢放大,细声细气地道:“我们找刘家的七奶奶,我是她二姐,那是她四妹。”说着,朝苏静瑶指了一下。

苏静姗当初嫁进刘府时,可谓是十里红妆,小厮们自然就认为她的娘家极有钱,因此见了苏静初和苏静瑶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裳,就有些不大相信。不过好在苏静初和苏静瑶的长相同苏静姗都有几分相似,那领头的小厮便思忖,这两位大概是旁支的亲戚。

不过,旁支的亲戚也是亲戚,苏静姗而今手握百数间铺子,刘士雁还因为得罪了她娘而被关了禁闭,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那小厮就不大敢以衣装取人,客客气气地将苏静初请下台阶,引了她跟苏静瑶朝旁边走,一面走,一面指了角上的一扇门,道:“小姐们再来,径直到这角门上叫小人们便是,不必再去拍大门上的铜环了。”

苏静初听后,面红耳赤,只恨地上无洞,不然非得钻进去不可。

苏静瑶亦把头深深埋了下去,打定主意不再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这小厮领着她二人朝二门去,而另有一小厮则抄了近路,先进去通报,主要是为了确认她二人的身份。

通报传到苏静姗耳里时,她正在攸宁堂,准确的说,是全家男女老少都在攸宁堂――因为一众亲戚朋友听说席夫人要带了刘府全家人上京城,都约好了来相送,所以大家都聚在了攸宁堂,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苏静姗乍一听说苏静初和苏静瑶来了,还有些不相信,直至杨柳跟着那小厮出去看了看,这才信了,信后不禁又惊讶,她们怎么来了?而一旁的刘士衡听到苏静初的名字,眉头早就皱了又皱,只是他正被一位客人缠着脱不了身,没法去跟苏静姗咬耳朵。

苏州民风开放,在厅上的又不是刘府的亲戚,就是刘府的世交,再加上苏静初和苏静瑶也是亲戚,所以席夫人就没有另寻地方去见她们,而是命人直接把她们引到了厅里。

因此苏静初和苏静瑶一进门,就见到满屋子的人,个个遍身绫罗,穿金戴银,唬得她俩把头埋得更深了,连向席夫人行礼都不怎么利索。

苏静姗暗自奇怪,这两人在家时是一个比一个伶俐,怎么到了这里却变得扭捏起来?

这时席夫人已是一声“可怜见的”,拉了她两个到近前,嘘寒问暖,又将刘府众人及客人们介绍给她们。

刘府中人对于苏家的真实境况,已是心知肚明,因此见了苏静初两人身上的粗布衣裳,并没觉得甚么;但那些客人们却是好奇不已,一双双眼睛或夸张,或装作无意地在她们和苏静姗身上来回扫视。

因席夫人表现得很热情,嘘寒又问暖,苏静初便稍稍放开了些,道:“听说老太太就要带着姗姐他们上京城去了,我想着,这京城可不比苏州,离东亭远着呢,以后想要再见一面不容易,所以就带着妹妹来送一送她。”

众人听了这话,皆赞她们姐妹情深,羡慕苏静姗好福气。只有苏静姗自己知道这个二姐姐,到底是甚么货色,因此心里打定主意,等客人们一走,就把她俩给送回去。

然而席夫人却不知苏静姗心思,正对苏静初和苏静瑶道:“既然来了,就别急着回去,住几天再走。我们虽说是要去京城,可动身也不是这一天两天。”

苏静初喜不自禁,连忙出声应了,又与苏静瑶双双起身道谢。

苏静姗紧咬了牙关,可当着众多客人的面,又不好出声驳了席夫人已说出口的话,再说那是她的亲姊妹,席夫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