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3)

苏静姗一听他是急着要走的样子,终于高兴起来,认真地开动脑筋想了一番,然后道:“如果那些店月月都亏损,总不能一直开着等倒闭罢?如果不想倒闭,那就得盘出去,盘给谁呢?”

“我暗中找人假扮了去盘下来”刘士衡茅塞顿开,“如何才能让那些老店月月都亏损呢?”

“呆傻”苏静姗奚落他道,“假账呀你不是最会做假账的么?”

这话听起来,怎么不像是恭维?刘士衡不满地反驳:“谁最会做假账了?”

“不会?那就找你母亲做。”苏静姗已把自己定位在了自由人的身份上,说起话来很没有顾虑。

刘士衡想起甄氏而今在刘府的处境,脸色一黯,不由自主地道:“我娘是再难得到老太太的信任了,五嫂又不会做生意,要是你还在就好了。”

“这不还有你吗?”苏静姗不以为意。

刘士衡很想告诉他,自己是个举子,读书人,来年就要赴京考进士的,怎好担起经营家族生意的职责来,但一看苏静姗,已是意兴阑珊,便只得起身告辞,免得待得久了,惹她生厌。

他出得船舱,一抬头,就瞧见杨柳和如玉两人远远地站在船尾起争执,瞧那样子,似是杨柳想要进船舱,而如玉却拉着她。看来如玉比杨柳很机灵些,刘士衡展颜一笑,大声唤道:“如玉,把早饭和梳子送到我房里来”

如玉应声而至,跟着刘士衡进到他舱里,先把早饭搁下,然后举了梳子问他:“七少爷,你是先梳头,还是先吃饭?”说着又道:“汪大让我告诉你,这梳子还是崭崭新的,他不敢拿了旧的给你使。”

刘士衡朝桌上一指,道:“梳子扔那儿罢,我吃完早饭自己梳。”

他不是不会梳头么,这会儿怎么又会了?如玉正奇怪,就听得刘士衡在问她:“你说你那七奶奶,这趟东亭回得冤不冤?”

如玉犹犹豫豫地回答:“我……我不晓得。”

刘士衡道:“等你们回了东亭,若是七奶奶的母亲问起来,你们可怎么说呢?说是小姑子冤枉七奶奶打了她,所以七奶奶才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可不是……”此话恰中如玉的心事,令她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垂下头去,“不过七奶奶心意已决,我们是劝不回来的。”

“劝不回来也得劝”刘士衡斩钉截铁地道,“你们不是义结金兰的姐妹么,她年纪轻,不懂事,你们这些做姐姐的,可不能由着他胡来。”

如玉一听他这样说,顿感肩上责任重大,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刘士衡满意地一笑,自袖子里摸出一张银票递给她。

如玉连忙摆手,道:“就算我劝七奶奶,也是我自己的意思,可不敢接七少爷的钱。”

刘士衡笑道:“不是给你的,是给你们救急的,你收着,若是甚么时候过不下去了再拿出来。”

如玉这才收了,放进怀里藏好,然后给刘士衡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如玉走后,刘士衡坐着发了会儿呆,再把早饭吃了,然后胡乱梳了梳头,开始提笔写信,把苏静姗出的主意告诉席夫人,并在信中把苏静姗好好吹捧了一番,末了还给席夫人提了个建议,建议她把要转移的生意转移完后,就把剩下的铺子交给乐氏管去,让她自负盈亏,免得让他们二房的这些人吃力不讨好,尽给他人做嫁衣裳――这建议,也是他从苏静姗的话中得来的启发。

他写完信,封好封筒,等傍晚船靠岸时,交给了早在岸上等候多时的席夫人的信使。

刘士衡相信,只要有了这信中的好主意,剩下的事情席夫人一个人就能搞掂,并无须他的协助,因此便安安心心地在船上待了几天,甚至都没去骚扰苏静姗,只是在舱里睡大觉。

一路相安无事到了东亭,苏静姗站在码头上,看着熟悉的景色,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而码头上,早已有刘士衡在东亭宅子里的下人来接,见着刘士衡,赶紧上来行礼。刘士衡却赶他们到苏静姗那边去,帮苏静姗抬箱子,又把自己的马车让出来给她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