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要怎么剥、怎么搓。

恐怕光是找对方法,就得花上不少时间。

想到这里,席云不由感慨。

八百年前她理所当然享用的那些东西,不说吃的米穿的衣,就连那毫不起眼的一针一线,也凝结了太多她从未细想的文明结晶了。

科技研习都安排妥了,席云划拉了下,见机器都像模像样地备齐了,就开始觉得不意思意思开个厂,混点自动生成改造力的建筑,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她顺手选了个址,在研习序列里添了棉纺厂和织布厂。

说起这些建筑,那也是挺有意思的。

科技树里的各类建筑,区别并不仅仅局限于“名字”。

也就是说,同样的面积,同样的砖瓦结构,哪怕席云不往里搬对应的器械,定义为“棉纺厂”和“织布厂”的建筑,从系统建成的那一刻起,也会有对应的功能。

比如“棉纺厂”能提高10%的棉花处理效率,而“织布厂”则能提高10%的织布效率。

如果将棉纺厂的器械搬到织布厂,将织布厂的搬到棉纺厂,生产活动可以照常进行,但是对应的buff就生效不了了。

感觉是使用系统科技树的一点小福利。

席云觉得,这多少有点鼓励她建对应工厂的意思,毕竟她要是懒得建厂的话,以她现在的生产规模,也不是不能把各种用途的机器全堆在一间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