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用易笛风的话来说就是牺牲到底。

易笛风将事情交与他们,自己落得清闲,便问梁高飞是否乐意于近段时间到内地出差一段日子,协助起好间学校。

梁高飞说:“我无相关经验,不知是否可胜任。”

易笛风说:“你可以亲自挑选有经验的得力助手带去。我是需信得过的人上去监管经费而已。并不需你常驻当地,但可能要较为频繁往来。”

梁高飞想到目前实在无事可做,自己又无家累,所以就答应了。他好奇地问:“李伯父伯母对这些莫明其妙的报道不过问吗?”

易笛风笑:“我们那偏僻的小镇对这些遥远的港台八卦不感兴致,我妈就算是看遍发哥的所有片子,至多会说这人看起来好面熟,对哪个演员叫什么名字完全无兴趣知道。”

梁高飞笑:“真是清静。”

易笛风微笑:“那倒不见得,他们说长道短的功力亦不输港人,只不过他们关注的是左邻右舍、三姑六婆的亲戚的亲戚的亲戚而已。”

梁高飞笑得打跌。

不久,周天泓来电说:“笛风,你真是良好市民楷模。”

易笛风苦笑:“所谓的楷模正身处水深火热中。”

周天泓笑:“你可能有所不知,孔教授夫妇在本地受人爱戴,在我们教育界更是无人不知。”

“莫非要恭贺现时我已与他们平起平坐?”

周天泓笑不可抑:“加上今次你的慷慨,你的大名会跟着红遍我们教育界,真正是学生的楷模。我们局长非说是冲你我世交的份上你方会解囊,估计她是想让我入套再接再厉。”

易笛风说:“无须幸灾乐祸,虽然现时换人做靶,但你亦同样少了挡箭牌。”

周天泓闻言不禁苦恼:“说得极是。”

孔教授亦致电多谢。易笛风忙说:“因现时不便请往探望,莫见怪。”

孔教授笑:“估计现时你门都无得出。”

“正是。热情高涨并非人人吃得消。”

不过,风波远未结束。一夜之间又风云突变。

某小报斗大字体刊出“十三姨乱伦之恋”的骇人标题。

原来该报纸爆出杜枫林的外公与易笛风的外公是李家同宗的事,细细列出李家族谱。易笛风的外公与杜枫林母亲的爷爷是堂兄弟,易笛风与杜枫林母亲是同辈表姐妹,比杜枫林高出一辈,因此报刊用‘十三姨’来形容。其实经过多代,乱伦实在是称不上。

易笛风奇怪:“港人真是奇,若是表哥表妹会说是亲上加亲,如本市首富夫妇。疏远的辈份落差竟然用如此危言耸听的词语。在内地,三代内的表哥表妹结婚倒是违法。”

王舒萍笑:“如此方够震撼,否则销量何来。”

易笛风说:“我一直都搞不清李家各人的称呼,家族庞大,外婆一次半次都未曾提过,我估计她亦是搞不清是以干脆不提。不知是否要致谢该记者的无私提供。”

王舒萍提醒她:“他是有偿提供的。”

易笛风说:“相对而言,西方儿童幸运些,UNCLE和AUNT两个单词几乎已将所有的长辈称呼囊括其中;东方的儿童就可怜得多,小小年纪要将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婶婶等等称呼弄个一清二楚,背得滚瓜烂熟,否则一不小心问候错,被斥不够聪明伶俐不说,拿到的红包一定比其他的兄弟姐妹少。”

王舒萍好奇:“那你拿到多还是少?”

“当然是多。为了红包不得不努力。”

王舒萍好奇:“他们称你是‘十三姨’呢!气不气?”

易笛风笑:“真是抬举我了。十几年前初初见到关大美人演的‘十三姨’,被其水汪汪的大眼睛迷得神魂颠倒。关美人虽现时已美人迟暮,但将我与其相提并论,她的拥趸非狂踩我不可。”

王舒萍大笑:“极有可能。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我们会即刻与各大媒体联系预防大肆转载。”

不过说来有点奇怪,其他各地媒体亦同时报道,但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