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2)

心头叹口气儿,家事是最难断的,长辈的名头亚在那儿,任她做了什么事儿,小辈们都得只好受着,否则就是不孝。

贺家那桩事,她是不怎么清楚的,笃定老六知道,便去问老六,哪晓得老六也是个护媳妇儿的,吭吭哧哧地一个字儿也没说...

老六不说,其实猜也能猜得着,世家豪门恩怨无非几样,权财相争,临安侯夫人方氏在方祈生死未卜的时候突然暴毙而亡,任谁也会说一句贺家吃相太难看。

可过去了的,再想起来,憋着难受的也只有自己个儿,旁人腌臜事儿都做出来了,您还指望着他能难受难受?怕是门儿都没有。

“小娘子病一场也好,发热是长高,可也得每天好好喝药才能渐好起来...”淑妃又拿了个软垫给行昭垫高点儿,舀勺药吹一吹再送到行昭口边“再不好起来,扬名伯就得回福建去了,再见到的时候,怕就得等到明年开春了吧?虽说外放官儿是三年叙职一次,可小郎君成亲娶媳妇儿总还是得开个恩吧?”

淑妃说着便笑起来,眉眼温和极了。

淑妃是想告诉她,日子在慢慢变好吧?

贺太夫人从凤仪殿出去的第二天便让派人去和罗家通气儿了,紧接着就是提亲纳吉,行景守孝守三年,如今已是十八了,罗家大姑娘也是十五了,两边儿都脱不起,早定早好,婚期定在明年开春三月份,一时间贺家与罗家结亲的消息传遍了定京城,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

别人是看热闹,忧心着挂心着的自然是实实在在的高兴。

行昭抬了抬头,看着淑妃的模样,很安静平淡的样子,鼻头陡然一酸。

是方皇后特意请淑妃来劝慰她的吧?

毕竟方皇后与邢氏都不是习惯温声劝慰的人。

当另一个秘密被揭开,她撑了这么几年,硬撑着与方皇后相互鼓气地活着,却陡然告诉她,她曾经是有过希望的...

可这个希望也被人棋高一着地彻底戳灭了。

“啪”地一下,全破了。

就像拿皂水吹出几个泡泡来,还没来得及飞起来,便被针唰地一下刺破。

莲玉这样劝慰过她“...太夫人处事重结果,轻过程,为了达到让大郎君回老宅的目的,随口编一个惊天的秘密出来也未可知。太夫人既说不出来证据,也不能说明白那幕后黑手究竟是谁,老大夫也过世了,口说无凭的,您又何必暗自攒着一口气儿,反倒把自个儿身子给伤了,得不偿失。”

听听,得不偿失四个字儿都说出来了。

行昭心里却很清楚,得失之间,什么最重。

贺太夫人终于说出这件事情,以取得了更大的利益,这桩生意没亏,贺太夫人十拿九稳这件事情,那至少证明这不是空穴来风。

“哥哥后日回福建,阿妩病再重,也要去送上一送的。”

行昭一笑,脸上总算是生动了起来。

淑妃摸了摸行昭的额头,动作十分轻缓,一滴没漏地将药喂完又拣了几颗梅子喂给行昭吃,陪着说了会儿话。

行昭正发着热,没精神头说话,一个晌午大都是淑妃在说,行昭靠在床沿上静静地听。

这样的婆母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上天是把她两世和她母亲的运气都拖到这个时候再馈还给她吗?

淑妃走的时候天已经晚下来了,淑妃一走,方太医先过来,方皇后跟着过来,一听热退了什么心都放下了,让人了缴行昭的书,只说了这样一句话“老老实实待嫁,什么事儿都让我来查,太夫人说的是真是假都还不知道,自个儿先晕倒在凤仪殿的砖面儿上了,出息呢?被狗吃了?凤仪殿的地是那么好躺的吗?真不是姨母念叨你,你说说你就这么针尖大点儿的出息,被人气得能立马倒地,你是属狗的,不是属羊的!被人咬了,就咬回去!不丢人!”

瞅瞅,这才不放心得请淑妃过来安抚她,将好点儿这就训上了。

明明在心疼,偏偏还要挑刺儿...

行昭躺在床上看方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