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眼神闪了一闪,抿嘴一笑,两颊边便有个小小的梨涡牵了出来,好像水中涟漪加深的模样。
到了正日子,两架七宝华盖的马车从顺真门疾驰而出,到了城东就换了辆青帏小车代步,特意绕了绕雨花巷,行昭便下来爬到潇娘那架马车上去坐,刑氏上了方皇后的车。
潇娘神情看上去好了很多,一张脸红红地给行昭煮茶斟满,不比往常,悄声悄气儿地请行昭喝。
行昭双手接过茶盏,憋了憋,到底没忍住。
“蒋千户...不对...蒋佥事...怕是有二十四了吧?”
“他属马,今年才满二十三,十五入的军...”
潇娘快人快语,一句话还没说完,脸便刷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儿上,支愣了下忙敛首埋头,慌手慌脚地又去煮茶,碰了乌木夹子又去碰茶盏,得亏这个茶杯是空的,否则茶水不得洒一地。
行昭捧着茶盏愣了愣,随即慢慢咧了嘴,笑开了花儿。
她就说,方祈其实打蒋千户的主意打了很久了吧!
这不一句话就试出来了!
合着潇娘便借着这个时机,当机立断要嫁心上人!
十五的小娘子和二十三的少年郎,英气飒爽的西北小妹和铁血硬朗的寡言军人,一个是将军千金一个是军营新秀,在正好的年华,正好的时机,正好的人,注定能成一桩正好的姻缘吧...
正文 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儿(下)
马车颠簸一路。
潇娘个性不拘着,左右都说破了,干脆就一路靠挽着行昭从“他比我年长七岁,蒋家是西北的大户,才入军的时候就成了爹爹的亲卫,教我射箭和骑马,也教我耍剑。小娘子学这些难免慢一点儿,他便脸红脖子粗地吵我,我就直勾勾地瞅着他笑...”,说到“爹爹当天就给他修书一封捎过去,一连两日那头都没动静,我气得想立马冲回西北去,敲开他脑袋瞧瞧,看看里头究竟装的什么...结果又隔一天,西北总算是来信了...里头写得明明白白的是他的庚帖和十几页的聘礼单子...”
小娘子说话声儿亮亮朗朗的,有时候却会莫名其妙地提升,有时候又直突突地落下,一颗芳心跟着这一路颠簸上上下下,行昭边听边没意识地笑得合不拢嘴。
她是真高兴,高兴得心里暖和得像是有蜜糖溢了出来。
原本单单只是为了躲皇帝的发难,可误打误撞,反倒将一桩天赐的姻缘名正言顺地定了下来。
等过了半桥,就能望见益山山腰处定国寺的庙门了,上回来还是贺太夫人带着一道来相看黄家郎君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当初一起祈福拜佛的人们早已分崩离析了。
皇后出行的礼数隆重而浩大。
马车将行至益山脚下,一片静谧之中,行昭陡然听见了山上传来沉凝安详的钟声,本是暮鼓晨钟,可凡尘俗世间的皇权来了,总要敲一敲钟,告诉极乐里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声。
连潜心修佛的僧人都有了欲望和目的,世人的嘴脸好像也不那么可憎的。
庄重严穆的定国寺飞檐翘壁,耸立云中。低眉顺眼的尼姑从一百零八道阶梯上一溜儿站了两列下来,铺地的青石板擦得一尘不染,平阳王妃立在最前头,她一早便过来候着了,先去请了五百两的香火,又和定国寺主持定云师太手谈一局,气定神闲得不像是带着女儿来相看的,倒十足像借着由头出来透口气儿的。
要想让她为善姐儿精打细算,没门儿!
皇帝要捧杀方家,反倒便宜了善姐儿她一个偏房庶出。小妇养的,凭什么能有这样的运气嫁到方家那样的人家去做宗妇?
她倒不急,她嫂嫂方皇后比她急。方皇后绝对不愿意善姐儿嫁进方家去。
马车一停,便有小内侍手脚麻利地凑上前去,将下马车的小杌凳摆好,方皇后垂首敛裙,将下马车。众人便齐整地磕头叩首,齐声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