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谁也不好过...”方皇后沉声暗叹,“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皇帝到底心软,功高两个字儿接下去便是盖主,与其忍气吞声。倒不如秉承哥哥一贯的个性...”
方祈一贯的个性是什么?
行昭默默想了想,脑海里只浮现出了四个字儿“撒泼卖乖”。小娘子顿觉不妥,“啪”地一声把这四个字儿打掉,换上另外四个字儿“审时度势”。
“方家在定京城里至少要待十年,该强硬的就强硬起来,该软下来的...”方皇后顿了顿,偏头想一想,随即霸道十足,“没有需要低头的地方,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定当加倍奉还。”
加倍奉还...
刑氏想起梁平恭的惨死,冯安东的销声匿迹,应邑的负屈错嫁,顾太后的瘫痪在床...
阿福一个人的死,让两个人给她偿了命,不对,是三个,应邑腹中的胎儿也算上。
果真是加倍奉还。
刑氏点点头,笑着看行昭:“两个孩子是不能再回去了,狼窝虎穴的,一进去便再出不来了。景哥儿我自会好好照料,他没了母亲,我便是他的母亲,从衣食住行,到嫁娶敦伦,我都一肩挑了。临安侯膝下还有一双庶子庶女,成不了气候,定也不会善罢甘休。阿妩是小娘子,又是您亲自教养,贺家没这个胆子要小娘子回去,可景哥儿是嫡子嫡孙,贺家就站了个理字儿。”
“贺家?”方皇后嗤笑一声,“贺家根本就没资格让我们低头,态度尽管强硬起来,景哥儿的事儿自有法子,等过了三年孝期,定了桩亲事,名正言顺地自立门户,传出去还能有个好名声给他爹的嫡幼子袭爵让位。”
方皇后眼神望向窗棂之外,行昭顺着方皇后的眼神望出去,映入眼帘的便是藏在飞雪朦胧间,檐角横飞的仪元殿。
贺家没资格让方皇后看成敌人,那皇帝是不是就有了这个资格呢?
若方皇后是个男儿身,若方皇后生了一个儿子,若方皇后没有嫁入皇家...
行昭颤了一颤,不敢再想下去。
初七早朝,扬名伯贺行景在朝堂之上,自请外放,请旨要去的地方是东南福建府,福建也不太平,经了几次天灾,渔民便落草为寇,成了海盗,时不时地打着劫富济贫的名号,抢杀劫掠。
皇帝拿着折子沉了沉,没立即给答复,转过头便来凤仪殿说了此事。
方皇后不惊讶,行昭也不惊讶。
行昭偏头算了算,大周外放一向是三年为期,这个法子还是她给方皇后通的气儿呢。
正文 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
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
皇帝思虑了些什么,行昭堪堪能摸得到点儿头绪。
无论如何,隔了几日后,圣意便允了行景自请外放的请求。
十五岁的正六品经历司经历,放在大周朝几百年的历史中,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
下了朝,既有人去九井胡同恭贺临安侯贺琰的,也有机灵的,打听了点儿内情的,提了两壶好酒直奔雨花巷,叩开了方府的大门。
木已成舟,贺琰赋闲在家,没这个资格上书,更无法力挽狂澜。
刑氏倒很是焦灼了一把,上上下下地就又开始忙了起来,拾掇行装打理随性人员,还要催着方祈写几封信给官场同僚,意在把路给行景尽量铺得稳当些。
“...出去三年见见世面,再回定京城里来,羽翼便不会被定京城里四四方方的天给拘住了...”
凤仪殿烧得暖暖的,方皇后说得平心静气,一道给认真描红的行昭将鬓边的散发拂到耳朵后去别住,一道往后说:“男儿家是应当出去看一看的,看看这世间既有玲珑水乡,又有黄沙古筑,心胸便能宽广起来...其实景哥儿外放去西北就很好,战事已平,既无性命之忧,又有方家人在旁左右帮扶,西北民风彪悍可人的心眼却没有定京城里多,少年郎过得也能舒心点儿。我是老了,小郎君的心事也猜不透了,福建外有海寇,内有掌着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