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4 / 5)

地过来打断她,“喂,喂,你就快开学了,想好了学文学科还理科没有?”

林桐芝身形未动,只有托着腮的表情变得更愁苦了一些,伸手在头上虚点了几下,“吃饭的时候你又不是没听到爸爸妈妈说的话,看到没,你老姐的这里、这里、这里,这些头发就是刚才愁白的。”

林桐芝今年过完暑假就是高三了,关于她到底学文还是学理的问题,饭桌上全家分成了对峙分明的两派。爸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再说爸爸自己就是学文科的,难道还没尝够学文的苦么?而妈妈坚持女孩子学文科以后无论是就业或是找对象都方便些。而林桐芝的班主任杨老师的建议是,鉴于林桐芝在前两年学习中,各科成绩都表现出了一种均衡的趋势,所以她报考文科的把握会比较大。按照中国人的惯例,在这种决定前途的问题上当事人本人都是没有发言权的,比如林桐芝的表哥一直想学声乐,但偏偏不幸的是他的成绩也很好,于是在高考时父母坚决不让他报音乐专业,并宣称“我们不能眼看着你毁了自己的前途。”那个男生力争,“你们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我就一定会毁了自己的前途?”父母的回答是,“等看到你毁了就来不及了!” 从理论上探讨起来这可能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可是由于时间的单向性,老天爷永远不会给他另一次机会来验证父母的观点是否错误。所以对当事人而言,这又是一种极为残酷的选择。

当然林桐芝的选择没有这么艰难,但是她也夹在家里两位老大的两派意见中无所适从,一夜之间,倒确实愁白了数根少女的长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分科报名的前夜,林桐芝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梦到她去文科班报到,刚一进教室,扑面而来的嘈杂令她感觉象是进了一个农贸市场,而那群面貌不清的同学们,交头接耳者有之,角斗较力者有之,还有一个男生堂而皇之地把脚架在课桌上……如此种种,令得林桐芝第二天毅然踏进了理科班的报名处。

过不两天,就是正式开学了,林桐芝拖着一地的盆盆罐罐先跑到教学楼前的大公告栏里查看自己的班级和老师情况。当她找到自己的名字并往上看到自己的班级和班主任名字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她的新班主任姓蒋名虹,物理老师,女,年龄不详,大概是在青年向中年靠拢的年龄段。而令她在全年级十五个班的学生耳朵中如雷贯耳的不是她的教学能力,而是她的刻薄势利和永远在膝盖以上的大花裙子。这样的传奇人物,自己何德何能拜入她的门下?林桐芝苦笑,她选择理科时本来还有一个挺私人的理由,她舍不得杨老师,那个会在私下里叫住她给她忠告“林桐芝,你性格还是要开朗一点啊,不然将来到社会上要吃亏的。”的温和慈祥的好老师,早知道自己会被分出来的话,她肯定一早就去文科班报到了。

高三年级一共有十五个班,分科后,理科十一个班,文科四个班。这样一来,有的班是基本保持原套人马,如理一班;有的班是完全重组而成,如文四班;而有的班,因为学生流失太多,又从别的班上东拼西凑了半套人马过来,这以林桐芝所在的理8班为典型。

鉴于班上涌进的新血太多,估计老师一时也摸不清每个学生的底细,所以林桐芝进教室时并没有看到象有的班一样已经在黑板上划好了座次表。一时里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各自占山为王。林桐芝看完分班垂头丧气走去宿舍找到自己的新寝室卸下杂物再背上书包回到教室时,前排的好位子已经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她也只有认命地叹了口气,走到教室后面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子坐下。

整个教室嘈杂得象一个菜市场,老师迟迟未至,大家三三两两的都在忙着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至于另外一些急于赶时间读书的人,正在一套套把书把进课桌。教室里一片课桌板被掀得“霹雳啪啦”的起伏做响。林桐芝突然发现,眼前的场景和自己数日前做的那个梦几乎已经重合,换言之,她被自己那个该死的梦狠狠玩了一把,去他妈的。

她无奈地随着大流,掀开了课桌板,把书整理了叠进去。

这时候,她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在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