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驰被他们逗乐了,自己接手了媳妇的活,伺候老师去了。

乐公公眉开眼笑地站在两人对面。

“那奴才就先给肖夫人讲讲一位两袖清风、一廉如水的铜州刺史郑大人……”

其实乐公公提到的这位郑大人,不仅是太子殿下要和夏书颜分享的话题人物,也是吏部现在最头疼的存在。

无他,实在是这位大人的评分过于两极分化。

无论是巡视组还是吏部的考核组,凡是负责官场政风的,无不对郑大人交口称赞。

这位大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廉洁奉公,自己不说家徒四壁,也确实过得清苦了。

放眼整个大晟,刺史这个级别的官职能穷成他这样的,普天之下也就此一人了。

按说刺史的俸禄不低,但无奈郑大人有一大家子要养,除此之外他还爱书,家中的藏书不计其数,所以每月的俸禄也就勉强够一家人吃喝。

而且郑大人从不收礼,不单单指下面人的孝敬,他是各种意义上的礼都不收,甚至兄弟、亲家、连亲生儿女送的年节礼他也不肯收。

他的刻板执拗和不近人情在整个铜州无人不知,而且他不仅自己如此,也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底下人。

铜州官场,甭管是自愿还是被逼,确实穷的一脉相承。

他们的独特风格倒也省了很多麻烦,在铜州,无论是商户还是百姓,有事说事就行了,谁也不用担心是自己的礼没送到才办不成事。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郑大人的清廉刚正自然是好的,但他的不知变通和不近人情,也确实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483章 郑大人的归宿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懂,但郑大人就是视而不见。

作为根正苗红的读书人,他不仅自己不沾铜臭,还特别厌恶商人的做派,要不是受大晟其他州府的影响,铜州都快退化到以物易物的模式了。

在郑大人的管辖之下,整个铜州的商业宛如一潭死水。

所以除了政风组,其他人都对郑大人的评价非常低,觉得他根本就不配作为一州刺史。

朝廷选你,百姓信你,是让你带领大家过好日子的,谁要跟着你个穷酸秀才混得穷困潦倒的!

这世上又不是人人都是读书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吃饱、穿暖、兜里有余钱,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期间自然也有人劝过郑大人,让他适当放宽政策,让百姓们自谋生路。

但郑大人坚持认为,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会使人堕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读书知礼,其他的皆是虚妄。

广厦万间,卧眠七尺,人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夏书颜忍不住连连鼓掌。

“这位郑大人上辈子是苦行僧吧?这都能在刺史的位置上坐这么久?”

乐豆赶紧笑着给她解释。

“夫人有所不知,这位郑大人虽然拖着所有铜州百姓跟他一起过苦日子,但也算爱民如子。

他每月的那点俸禄,除了养家和买书,凡有剩下的,必要捐给穷苦百姓。

受过他恩惠的人不少,所以在普通百姓看来,郑大人是实实在在的好官,与大家同甘共苦的。”

夏书颜假笑着点点头。

“可以,但没必要。

还好我不与这位大人在一个州,不然我怕是忍不住会对他下杀手,他太耽误我赚钱了。”

太子太了解夏书颜的为人,颇为认同。

夏书颜接着说道:

“目前来看,这位大人最终的评分不会太高了,殿下觉得呢?”

太子殿下又拿起一个夏书颜带过来的果子咬了一口。

“这还用说,他就清廉这一个优点,剩下的全是短板,也不知道之前是如何通过考评的,竟然在位这么多年。

姐姐说的那个什么……木桶原理,这位郑大人就一块长板,简直是托盘上面安个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