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乐意,可自己那个院子刚收拾好,真有点儿舍不得。
转念又一想,那院子虽说让自己买在手里,到底儿原主是邹大人,邹大人这般帮她是为了给文帝擦屁,股,还是看在三娘那个死人爹的份上,真难说,况自己在那院子里住着,也踏实不了,回头文帝抽风想起自己来,顺着邹大人这根儿线儿,都不用费劲儿就能找到自己。
要是自己把身边儿的事儿处理干净了,搬到朱晏府里,岂不彻底摆脱了死变态,就算他想找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会躲到他亲叔叔家里,这叫灯下黑。
等跟美皇叔混腻了,银子也赚差不多了,到时还不想去哪儿去哪儿,再说,人皇叔都这么盛情相邀自己不去岂不可惜。
想到此,三娘还特假的客气了一句:“就怕搅扰了贵府?”
朱晏先头还道她不愿意,没想到她就应了,顿时喜上眉梢:“你我兄弟之间,莫说这般外道话才是,既如此,就早不就晚,不如今儿就搬过去 ,屋子都是现成的,若有不凑手的,等你搬过来再置办也一样,我让福庆带几个小厮帮你过去收拾也快些。”
三娘倒不想他是这么个急性子,却也琢磨他说的有理儿,自己早点儿搬过去,也就意味着早一天彻底摆脱死变态,只福庆帮忙可不成,她那屋里的东西有些着实见不得人,福庆见了可就露馅儿了。
三娘婉拒了朱晏的主意,只说不用朱晏费心,略收拾收拾,自己过去他府就是了,朱晏无法儿也只得依着她。
既要搬家,自然不能再耽搁,反正以后住在一起,有的是机会,也不急在这会儿了,倒是自己那些东西,还有使唤的人,要好好安置妥当才好,因此三娘带着守财回了小院。
等三娘上了车,走过了街口,守财才道:“姑娘,刚哪儿王保儿可是乾清宫的,奴才与他在宫里照过面儿,刚怕他认出奴才,他刚进来,我就躲柱子后头了,他可瞧见了姑娘?”
三娘知道守财的意思,道:“不妨事,他不曾见过我,照了面也不认识。”守财心里还是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可姑娘都这么说了,也就放下了。
到了小院,三娘就跟守财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守财这会儿也算彻底明白姑娘的心思了,姑娘就没想过得万岁爷的宠,这是恨不得能躲多远躲多远呢,自己既打算好伺候姑娘一辈子,自然姑娘去哪儿他去哪儿,根本没二话的跟着三娘。
然后就是灶上的孙婆子和刚来自己跟前的周婆子,这俩人不能带去王府,三娘又舍不得放她们回去,孙婆子是自己一手j□j出来的,如今这手艺虽不算多好,可顺自己的口,那周婆子本就是武家的老人儿,就是瞧在这个份上,三娘也不好让她家去。
看门赶车的倒容易,身子契给了他们,欢天喜地的磕头去了,可见谁都想过自在日子,实在没辙了才给人当奴才。
三娘略想了一会儿,倒让她想出一个主意来,把孙婆子周婆子叫到跟前道:“我今儿在外头听见说,南边儿有个叫武宜春的,我思量着,莫不是我那弟弟,大难不死,若真如此,自当寻回来,也使武家的香火得续,纵我死了,也对得起武家的列祖列宗了。”
第26节
三娘这是没招儿了,才想起那天邹瑞跟她说的,若宜春还活着,倒能延续武家香火的话来,虽对此嗤之以鼻,香火有个屁用,就算武宜春真活下来,也是个罪奴,跟自己不一样,以前可是个高高在上的世家公子,这人上人当惯了,怎么受得了当奴才,依着她,死了到好,活着也是受罪。
她是不信,可这些古人信,孙婆子还好些,周婆子到底是武家老人,一听说这个,扑通跪在地上,说要跟三娘一处去寻少爷等等。
这不过是托辞,三娘怎么可能带着她,只得好言劝她道:“南边儿刚闹了灾,这一路不知怎样艰难,妈妈年纪大了,不宜远行,你跟孙妈妈就好生看顾着家,不至于荒了这院子,等我们姐弟家里,才好过日子。”一番话说得周婆子连连应声。
处置好人,就是自己那些东西,三娘想来想去,这些东西还是不带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