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
北京的权贵们渐渐开始感到慌乱了,白家人便是这一派的代表刚刚得了爵位的他们怎么能容忍袁政府倒台?天天在家祈求他们的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都嫌不够。白老先生如今是天天在家中痛骂滇军,只凭这么一张嘴就足可以将他们送回老家,有时读着读着报纸还会忽然愤而拍案,怒骂:“季家!季家!又是他们!哪回都少不了季宁远那个老匹夫!”
如今的白老先生已可以算是战事的晴雨表,每日都会抢在全家头一个展开报纸察看战况,倘若看完之后无声无息,家中人便晓得今日政府军是胜了;倘若看着看着便不禁破口大骂起来,可见这战局便是有些糟糕了。
这位被他痛骂的云南军政府的季宁远将军说起来也不是生人,同白老先生算是早有宿怨,白小姐还跟他的独子季思言跳过舞,就在去年曾副参谋长办的那场宴会上,也是那时才晓得他和徐冰砚曾是同窗。眼下他和他父亲都是滇军的将领,俱在黔湘边境主持战事,据说是杀得政府军节节败退,2月初便败逃蜈蚣关了。
“小人得志!岂能长久!”白老先生义愤填膺,在家中一边吃早餐一边高谈阔论,“陛下天威无限,北洋一系亦兵力雄厚,他日时机一到必会发起反攻什么‘护国军’?不过是一群不识时务的乌合之众,早晚要为他们的愚蠢和短视付出代价!”
白老先生的这番预言果真没错,湘西一带的战局果然在2月下旬就再次生出了变数,北洋军先丢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后于3月反攻麻阳、黔阳,护国军寡不敌众,据说已渐渐显出颓势,甚至还有传言称季家的军队遭遇了重创,季公子本人亦负了伤,眼下生死不知。
这个消息传回北京,又让北洋一系的权贵们深感振奋,白老先生为之大悦,觉得自家刚刚获封的爵位是更加牢靠了,因此而起的喜悦甚至冲淡了被陛下再次开口要钱的忧虑这“中华帝国”的皇位也真是难坐,刚刚登基就要打仗,可那国库早被外国人掏空了,军饷又该从哪里来?想来陛下也只能故技重施、再痛痛快快地发卖一批“公债”了。
百姓们是可买可不买的,横竖他们口袋里统共也没几块银元,可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们却无法幸免于难,尤其是那些摆明要抱帝国政府大腿的人,更不得不割一割肉、放一放血。
白家便是这样一只肥美的羔羊。
他们一家在去年12月曾被“一等伯”这个金光闪闪的封号迷昏了头,而如今再回头看却觉得“一等伯”远没有“一等侯”风光了人对功名和权力的追求哪有尽头?好不容易尝到的甜头并不会让人就此满足,反而会催着人生出更加强烈的欲望。
陛下要钱?好吧,给吧,反正陛下最终都会还给他们的,要么直接还银元,要么间接还爵位,无论哪个都很好;没钱?也无妨,反正白老先生已经跟梁元昌搭上了线,赌马的生意虽不能长久做下去,可要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猛套一笔大的似乎也只能靠它,他得尽快跟那个后生联络,把手头仅剩的六万大洋全押进去、再将最值钱的几个厂子转手换钱,获的利可以跟对方分,这样总不算亏待他了吧?
白家人想得细致周到极了,几乎已经看到那令人垂涎的爵位在朝自己招手了。
可即便这样帝国政府的军饷漏洞依然远远填补不上。
皇帝陛下也真是着了急,一面不断以“征滇军费”的名目加重着对地方政府的搜刮,一面又忍不住去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提出要以汉口水电公司为抵押借款四百万元。美国人可不傻,一看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年年都是吓死人的赤字,怎么还敢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借?都没经过什么谈判便断然拒绝了,干脆得很。
于是“帝国政府”的经济便摇摇欲坠了,战场上的形势也由于军饷的匮乏而愈发糟糕起来,陛下一看形势不妙,便又忙不迭将各省的军政要员召到北京新华宫摆了一场宴席,表面上是推杯换盏鼓舞士气,实则是在逼着所有人勒紧裤腰带往外掏银元呢。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白清嘉再一次得到了有关徐冰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