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康熙年间。
康熙点点头,确实如此。
“文官集团在大明的影响力太大了,犹如蛀虫……”
“还好朕的大清没有这等问题,还是咱们的八旗好啊~”
“八旗才是大清的根本!”
【洪熙元年,他在为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如惊雷破空,掀开新政大幕。】
【他赦免建文遗孤,平反永乐酷政,并常常告诫我,“这万里江山不是靠刀剑守住的,是靠百姓的富足,士子的笔杆,若不与民更始,国家何来根基?”】
【他的话如晨钟暮鼓,为我后来的“宣德之治”埋下伏笔。】
弹幕:
{那么多工程和仗而且没崩,还交给儿子一个盛世大胖的确非常牛逼}
{有手段,可惜仁宣父子都不长命!在世的时候能够控制文官集团,好圣孙一死,大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朱瞻基比他爹差远了}
{明朝最可惜的两个太子,一个朱标一个朱高炽,天妒英才}
……
朱元璋:他举双手双脚赞同!
【还记得爷爷刚殡天的时候,我想趁着二叔孤身在京、手中无兵时将他除掉,以绝后患。】
【可迎来的却是我爹语重心长的教诲,他告诫我要以天下百姓为重,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
【坐上那张龙椅便要体天而立制,我对这样的说辞不屑一顾,认为只要能成事便不在乎手段,毕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爷爷为了皇位可以起兵靖难,我也可以为了社稷背上弑叔的骂名。】
【更何况他多次给二叔送去降书,都如石沉大海,让我对他的想法更加不屑!】
【可直到我真的坐上龙椅,真的要面对二叔的叛乱时,我才惊觉我爹是对的!】
第426章 短视频·仁弱太子VS藏锋于鞘(四)
【而也是我登上帝位之后,回顾他的一生,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个虚仁假意、攻于心计的“骗子”!】
弹幕:
{仁宗就是去世太早,真的很厉害 ,不然朱瞻基后面继任者也不能选“大明战神”}
{胖:青哥,别翻了,胖,数不清了
朱瞻基:千算万算还是被算计了}
{老大是最牛的一个,山东辽宁备倭兵归他管,江南七省的关防,可以和内阁悄无声息换成自己的人,老大可以悄无声息的篡位当皇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做了一代仁宗,仁慈治天下,菩萨心肠}
*
大明,洪熙年间。
“朱瞻基,你就是这么看你老子的?”
彼时刚刚登上皇位一个月的朱胖胖气笑了,这个不争气的玩意,上学的时候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吗?
瞧瞧,这都是什么话,会不会用词?
什么叫做“虚仁假意”“攻于心计”,他这分明是大智若愚!
朱瞻基:“……”
天幕都说了是后世人扮演的话本子,跟他有什么关系?
【若是仅靠仁义道德,他如何能在这监国二十年的时间里凑齐爷爷五次北征的军费?】
【又如何能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中,将太子府的属官一一安排在庙堂之上?】
【他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利用仁弱太子的面具,让爷爷和二叔放松警惕,却在暗中将当年共患难的臣子变成我手中的利刃!】
【他的仁厚并非软弱,而是藏锋于鞘的智慧!】
弹幕: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鞘是帝王之策,藏锋也是。二叔在争太子,而太子已是帝王}
……
老祖宗们:确实,连后世人都说那朱老四就是朱胖胖的“征北大将军”,那还能有假吗?
【他以宽容收服文官之心,以勤勉消解爷爷猜忌,在权力夹缝中为自己、也为我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