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盛世的军功章,有我朱胖胖一半}

{元璋最喜欢的孙子一个是朱雄英,另外一个就是朱高炽了,朱高炽是朱元璋亲自取名。朱允炆只能说是喜欢,而不是最喜欢之一。

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册封为燕王世子,随诸藩王世子被召回京城,集中培养。

朱元璋考教诸位世子,其中包括检阅皇城守卫,批阅军情民生的奏折,治理灾害,事后,朱元璋称赞朱高炽:“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孙有君人之度哉,孙有君人之识矣。”

朱元璋从朱高炽身上看到了朱标的影子,朱元璋对朱标称赞朱高炽:“汝侄(朱高炽)天性仁孝纯良,善于守成治民,他日封藩燕地,必为国家屏障,汝要善待之!” }

{大明智力天花板,真不是盖的!

监国20年,或许别人看到的是他的政治才华,五征漠北,为永乐大帝坚守后方,调度粮草,为凑齐军费,真不是一般的功绩!

可是他当年守城的时候多惊才绝艳!多少人又清楚?!为大明喝彩!}

……

老祖宗们:嚯~老朱家这个小胖子这么牛掰?

羡慕啦,羡慕啦~

皇帝们: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继承人啊,这朱老四还真是好命啊!

朱元璋:哎呀呀,还是他的眼光好,早就看出来这好大孙的才华了!

朱棣:(我儿子~jpg.)

一句话绝杀!

【我当然知道这个太子爷的实力,因为我是他儿子呀~】

【若不是我这个“软弱无能”的老爹,我也不能短短几个月就平定了二叔的叛乱。】

【我当初一直以为,老爹是个张嘴仁义道德,闭嘴道德仁义的怂包,成日被二叔三叔欺负却还笑脸相迎,哪有一点儿太子的样子?】

【为此,我甚至与他起过争执,可后来才明白若是不靠着这份伪装,他如何能在深宫大院独善其身,还扶持起自己的势力?】

朱瞻基:说实话,他一直都知道他爹这么牛逼!

这后世人扮演的他感觉有点傻~

【当年靖难的时候,他的表现堪称“惊世骇俗”!】

【 爷爷率精锐奔袭大宁的时候,他仅凭万余老弱病残镇守北平。】

【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围攻,更是以“妇人小子皆奋力”的全民抗战,守住了孤城!】

【似这般临危不乱的定力,直到我长大才切实明白,真正的统帅未必需要冲锋陷阵,但一定要有驾驭全局的智慧……】

皇帝们:没错,作为皇帝,你可以只擅长文治,自有的是人保护你;你也可以单擅长武力,也有的是人为你治国。

但是绝不可以缺少大局观和一颗识人辨人的清醒头脑!

皇帝要是脑子发昏了,那可就是全天下的灾难了……

第424章 短视频·仁弱太子VS藏锋于鞘(二)

【后来我平定二叔叛乱时,正是从北平保卫战中汲取了稳守中枢、瓦解敌志的策略。】

【然而,靖难之役中那样“风华尽显”的燕王世子,几乎整个后半生都在妥协中度过。】

【爷爷偏爱二叔,甚至多次暗示他“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弹幕:

{依我看,朱高炽除了先天体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慧极必伤啊}

{就是就是,人家那脑瓜子,玩俩弟弟手拿把掐}

{啧啧啧,看看这大饼子画的,别人不了解,朱棣还能不了解么,在他心里,朱高炽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再无第二个选择}

{朱棣看得很透的,怎么会看不出来胖的谋划}

{帝王心术我等难猜其万一,谁能知道朱棣的“偏爱”何尝不是种变相的保护和激励?

无心太子怎会许你监国二十载扶植太子属官?

一个敢八百人靖难、敢不顾众臣反对执意大航海、敢率军五征的大气魄帝王,会不敢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