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

苏轼感叹道:“诗人啊,那华夏的诗人可就多了,唐诗宋词可不是妄言!”

“仅仅是一个大唐盛世,便出了诗仙、诗圣、诗魔、诗鬼乃至诗佛等诸多诗中奇才,想我大宋虽文才济济,但终究是以词作为佳……”

“在诗之一道上,还是得承认要略逊一筹的!”

见到自己的爱臣如此说,宋仁宗也不由地笑道:“子瞻多虑了,以你之才,便是赋诗也是佳作啊~”

苏轼闻言,当即便唇角勾起,说道:“官家谬赞!”

到底这时候的苏轼还是年少轻狂之时,初入官场,天幕称赞,外加朝中老臣和官家庇护,眼中还带着几分青年人的天真,尚且没有成为官场的老油条。

第292章 短视频·诗人集锦(二)

不过我都知道,即便是历经了世间种种,从北一路贬谪到岭南,他也从未“老”去。

因为苏东坡的心,永远年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大清,乾隆年间。

乾隆见此:“哈哈哈哈哈……”

即便已经经历过类似的场面,但是和大人依旧有些接受无能。

只见和珅面色“扭曲”,看起来颇为违心地说道:“奴才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

乾隆眼珠一转,“哦?”

“和爱卿你倒是说说,何喜之有啊?”

和珅笑道:“万岁爷,您想啊,那《全唐诗》浩瀚如烟,汇聚了千余载诗赋风华,两千余诗人的佳作尽皆整合于此,总数也不过四万八千余首!”

“而今,万岁爷您笔耕不辍,所作诗篇已有几万首,堪称一人盖过全唐啊!”

“试问古今,何人能及万岁爷您之文才飞扬,诗作如泉涌?”

一旁竖着耳朵的纪晓岚直听得嘴角抽搐。

好家伙,这君臣俩,一个敢吹,一个敢信?!

怪不得万岁爷和和珅臭味相投,哦,不是,是同道中人呢,敢情都有选择性失聪啊?

人家天幕之前还说万岁爷写诗不看质量,只拼数量呢,这才几天就忘了个干净!

莫不是当时十五阿哥给万岁爷上“高宗”庙号的刺激太大,导致万岁爷没注意到别的?

纪晓岚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嗯,真相肯定是如此!

别的理由,他不信!

乾隆负手而立,笑道:“朕当真文采不俗?!”

和珅欣然点头,“这是自然!”

乾隆哈哈大笑,“还是和爱卿有眼光,来人啊,赏!”

和珅当即便跪下,“奴才谢万岁爷!”

纪晓岚:“……”

他还是没有和大人脸皮厚,这张嘴就来、面色纹丝不动的瞎话他确实说不来!

【后人称李白为“诗仙”,所有仰望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千古唯一的那个谪仙人!】

【杜甫没有成为李白,他活出了另一种伟大的人生。】

【李白如从天上而来,飞流直下;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

【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

见此,老祖宗们纷纷感慨道:“李杜封神,当之无愧啊……”

虽然大家已经从天幕先前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李白和杜甫的生平成就,还有些许脍炙人口的绝佳诗作。

但是当他们再次看到天幕对于这两位的超高评价之时,还是会不由地心生感慨。

“仙”和“圣”,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不论放在任何方面,在华夏古代的大环境中,能沾上这两个字,那定然是世间绝无仅有的人物。

况且想到天幕之前展示的关于这两位的作品,那滔滔的才情仿佛要从诗词中跳出来。

他们之前的古人,不会怀疑。

他们之后的后人,亦耳熟能详,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