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中进士,曾因主考官欧阳修误会为其学子,为避嫌才得第二名。】

【终其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却依旧以其乐观积极的精神影响后世人千余年。】

苏轼:嘿嘿,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苏辙,字子由,北宋第一暖男,不折不扣的宠哥狂魔。】

【一生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捞哥哥。】

【他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并称“三苏”,有着“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美誉,还培养了“苏门六君子”。】

【文章风格汪洋淡泊,抒发了旷达超脱的心境。】

【直言进谏,坚持己见,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提出异议,官至尚书右丞。】

苏辙:谁家哥哥这般不省心?

哦,原来是我家的!

第214章 短视频·千年龙虎榜(二)

三国时期,曹魏。

“二哥,你看看别人家的兄弟,这关系处得多好?”

曹植顿了顿,继续道:“二哥日后可一定要多帮帮弟弟啊?”

曹丕:“……”

你说这话亏不亏心?

当初让你七步作诗,我都放海了,你还在诗里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弟你一个能写出《洛神赋》的人,七步作诗,你扪心自问,这是为难你么?

(这里是玩梗,根据史料记载,《洛神赋》的创作时间晚于《七步诗》)

曹丕深吸一口气,说道:“三弟放心,二哥我必定让咱们曹家兄友弟恭!”

“三弟,上次你七步成诗,不如这次你来个五步成诗吧?”

曹植:“?”

这就是你说的“兄友弟恭”?

【曾巩,字子固,南丰先生】

【他的散文被后人称为“醇儒”之文,他主张“文以明道”、“先道后文”、“文道结合”。】

【重视兴教劝学,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

【张载,字子厚,横渠先生。】

【他是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弃武从文成为北宋大儒。】

【“横渠四句”提出者,“太虚即气”本体论提出者,完善“人性论”,关学创始人。】

嬴政:这些都不是前三,那前三得有多厉害?

他是千古第一帝,合该配状元才是~

刘猪猪:以前车马很慢,但这苏轼却能被贬到大半个华夏?

也是一种能耐!

二凤:看来隋炀帝还是有点用的,始建进士科,造就了不少名人啊~

不过他的功劳也不小,不仅没有废除科举制度,还把它发扬光大了!

【章衡:哪有什么怀才不遇,说到底了就是菜!】

【你可能没听说过章衡的名字,而他的手下败将却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人物!】

【手下败将都是青史留名的存在,你猜那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有多强?!】

老祖宗们两眼放光,太期待了!

就是可惜这些人为什么是大怂的,给他们多好?

大夏/大商/大周/大秦/大汉/大隋/大唐/大元/大明/大清欢迎你!

【章衡】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他是状元!】

【步入官场,他怼三司,骂宰相,出使辽国以文官之身射箭比试秒杀辽国武将,主打一个文武双全。】

【在官场纵横到七十多岁,搞得还是财政,晚年却依旧能够全身而退……】

【苏轼说他“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

【如此有才学,为什么后人却很少听到他的名字?也没有诗句传世呢?】

老祖宗们:是啊,为什么呀?

【就这么说吧,都考公上岸了,谁还发朋友圈啊?】

【没有怀才不遇,没有壮志难酬,忙都忙不过来了,哪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