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
论老爹很自恋,儿子该怎么附和?
永乐时期的朱棣:老爹的“英俊”该有他一份功劳~
天幕:“……”
鞋拔子脸的功劳么?
朱元璋对此只是略微吐槽了几句,到底在他看来“大丈夫何患无妻”,反正他的后代都是龙子皇孙,还怕找不着媳妇么?
“咱是看出来了,这年头落榜的也未必都是无能之辈,这绝世的天才没准就在落榜生之中呢?”
“标儿啊,此后咱们大明的科举也应该多关注一下落榜学子……”
朱标:“……”
有没有可能这两个真的只是个例呢?
【“1889年,西特乐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他的父亲父权思想严重,喜欢干涉西特乐的兴趣爱好,还经常酗酒家暴。”】
【“无形之中,这对小西特乐造成了心理阴影。”】
【“1905年,16岁的西特乐开始热衷于政治,他开始狂热地追求日耳曼民族主义,还喜欢上了德国的历史和德国神著。”】
【“1906年,西特乐过完17岁生日后,决心去维也纳艺术学院完成自己的绘画梦想!”】
老祖宗们:“……”
看看,人家就是想画个画,你们非不让人家画,结果人家就把你们变成墙上的画了吧!
经过黄巢事迹的熏陶,他们都已经能猜出后续的剧情了。
第208章 短视频·最强落榜生(六)
【“但随后的两年时间,他接连两次被学院拒之门外。”】
【网友吐槽:“这个维也纳艺术学院,要负二战的全责!要是接受了西特乐,就不会有这事儿了。”】
【祖龙:“这维也纳艺术学院若是能接纳西特乐,或许他就能在艺术的道路继续前行,可能就不会发生开头那一幕了吧?”】
大秦。
嬴政也附和道:“确实有几分道理。”
“虽然朕觉得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能系于一人之身,但是多一个美术生西特乐,至少可以让二战少一个爆发诱导因素或是晚一点爆发不是吗?”
“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根本上还是世界利益的重新分配。”
“少了一个他,也许二战的惨烈程度能更小一些。”
“当然这也只是可能罢了~”
“可世人不就是喜欢假设如果吗?”
“人们总是会在事情发生后去指责从前应该怎样?”
“总会去思考如果当初这样做了,那么这件事带来的伤害是不是就是最小的或者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在二战爆发这件事情上,维也纳艺术学院自然避不可免地遭受世人的殃及和指责!”
“谁叫他们当初拒绝了西特乐,造就了一个二战开启人呢……”
【“在此期间,他的母亲不幸离世。”】
【“饱受打击的西特乐不得不在维也纳流浪。”】
【“在维也纳这座纸醉金迷的大都市,西特乐见识到了穷人同富人的差距。”】
【“他也长时间做着底层人才会干的体力活,偶尔也会以画画谋生,但这依旧只能维持温饱,栖身在廉价的群租房。”】
明代以后的老祖宗们:又是一个底层出身的!
不过明太祖都能从乞丐之身逆袭成皇帝,这西特乐也行!
切勿大惊小怪,他们都是有见识的祖宗!
(镇定从容jpg.)
【“1913年,西特乐失望地离开维也纳,前往德国慕尼黑。”】
【“那时他24岁,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特乐志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
【“在战场上,他找回了久违的自信和荣誉感,他担任着德军中通讯员一职,这是一个伤亡率很高的职位,但西特乐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