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父母千恩万谢,非要留他们用饭。

回去的路上,谢怀瑾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卷画轴。

“送你。”他耳尖微红,“昨晚画的。”

虞青雾展开画轴,呼吸一滞。

月光下,一个女子弯腰采药的背影,衣袂飘飘,周围萤火点点。

画角题着两句诗:“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我……”谢怀瑾紧张得语无伦次,“我就是觉得你治病救人的样子很美……”

虞青雾的手指轻轻抚过画中人的轮廓。

多久了?

自从离开皇宫,她几乎忘了自己还会笑。

“谢谢。”她轻声道,嘴角微微扬起。

谢怀瑾呆住了。

这是她第一次对他笑。

夜风拂过,带着草药的清香。

虞青雾望着满天繁星,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容晏也说过要为她画一幅画,却总是被政务耽搁,最终不了了之。

“阿雾。”谢怀瑾突然鼓起勇气握住她的手,“我想……”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虞青雾猛地抽回手,眼神瞬间锐利那是官马的蹄声。

“快走!”她拉着谢怀瑾闪进小巷,心跳如雷。

月光下,一队骑兵疾驰而过,为首的举着火把,火光中隐约可见龙纹旗帜。

容晏的人,找到江南了。

第十六章

容晏为了加快速度,没有坐马车,亲自骑马来了江南。

连续半个多月的路程,他每天几乎只休息两三个时辰,马都累死了好几匹。

终于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江南。

他勒紧缰绳,停在官道旁的断桥边。

才发现这里的民生情况和京城简直天差地别。

连日暴雨冲垮了那些本来就建的很敷衍的堤坝,浑浊的洪水裹挟着碎木和泥沙,淹没了大片农田。

衣衫褴褛的灾民挤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孩童的哭声和老人的咳嗽声混成一片。

“陛下,前面路断了,得绕道。”侍卫低声禀报。

容晏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正跪在泥水里,颤抖着将半块发霉的饼掰成两半,递给怀里奄奄一息的小孙子。

两个人靠在一起连路都走不稳,感觉一阵风吹来都能把他们吹倒。

“给她些银两。”容晏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老妇人接过银子时,浑浊的眼睛里涌出泪水:“多谢贵人……要是皇后娘娘还在,定会开仓放粮……”

容晏浑身一震:“你见过皇后?”

“三年前南巡时,娘娘亲手给老身的孙儿喂过药。”老妇人抹着泪,“那样心善的人,怎么就……”

侍卫吓得赶紧打断:“闭嘴,不要乱说话!”

容晏却抬手制止,胸口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的快要窒息。

他想起虞青雾曾跪在御书房外,求他拨粮赈灾,他却搂着姜南夕说:“灾民自有地方官照料,皇后不必操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虞青雾当年说过的话,此刻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他脸上。

“再加把劲!堤坝就差最后一段了!”

虞青雾挽着袖子,和十几个壮年男子一起扛着沙袋,在暴雨中艰难前行。

泥水浸透了她的布鞋,每走一步都走的无比艰难。

“阿雾!小心!”

谢怀瑾突然扑过来,一把将她推开。

一块被洪水冲下的巨石擦着他的后背砸过,在泥地上砸出深坑。

“谢怀瑾!”虞青雾跪倒在泥水里,颤抖着扶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