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皎解开安全带,“人多吧,我刷到的美食推荐贴总有这家店的名字,就特意让小嘉早点来排队。”
“据说他们家灌汤包和生煎包做得特别好。”
沈时霜慢了半拍才下车。
熟悉的街道、一点儿没变的鲜红招牌、体态愈发圆润的店老板。
她蓦地扭头,在逐渐明亮的晨光中,看到了不远处静静伫立的京大。
五年时光,可以让初出茅庐的学生完全蜕变,也可以让小有名气的早餐铺变成人气旺盛的宝藏店。
蒸笼升腾着白茫茫雾气。
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端起沉甸甸的蒸屉和瓷盘,穿梭在桌椅之间,找到对应标牌,在桌上放下。
“鲜肉灌汤包,鲜虾生煎,还有三瓶甜牛奶……姐姐?”
沈时霜本想悄悄吃个早餐,没想到第一眼就被小姑娘认了出来。
她眉眼盈盈,口吻熟稔地打招呼,“小囡记性这么好,还记得我。”
小姑娘也不回去拿餐了,直接在四人桌的空位上坐下。
“姐姐,你读完书回来啦!最近回来的吗?”
甜牛奶暖暖热热的。
沈时霜插上吸管,递到小姑娘手里。
温声回道:“是最近回来的,小囡还好吗,我记得你去年高考吧?”
“是啊是啊,姐姐你不知道……”
安皎和小嘉好奇看着她们俩聊天。
厨房里的老板半天没见到女儿人影,连忙抬头,目光扫视过店内,“小囡!你怎么坐客人位置上……哎呦!这不是小霜吗!”
老板也走到了桌边,只留她老公一个人在厨房里满头大汗地忙活。
她笑得合不拢嘴,指了指一边白墙上贴满的塑封奖状。
如同每一个为孩子骄傲自豪的家长,絮絮叨叨说着看似埋怨实则欣喜的话。
“小囡代表学校参加过不少比赛,拿了好多奖状呢,我们还请了家教给她辅导,她自己也懂事,学习成绩好了不少,去年考上咱们京市的中央美术学院了。”
“这孩子,我和她爸让她周末在学校里休息,或者和朋友出去玩玩也行,非不听,跑回来给我们帮忙。”
安皎熟门熟路搭上话,“女儿是小棉袄,心疼你们不容易呢。”
老板满面红光,摆了摆手,又说,“说起来,还要谢谢小霜呢,要不是你,我们家哪有现在的日子。”
安皎追问:“怎么说?”
“……我们也没文化,又不懂那些,就听老师说她老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没把心思全放到学习上,和她吵了两句嘴,没想到小孩儿赌气跑出去了。”
现在说起来,老板还满是后怕。
她和丈夫正忙着准备第二天用的食材,以为女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直到丈夫做好晚饭去敲门,才发现房间里没人。
那会儿真是感觉天都塌了,脑海里已经浮现出看过的无数新闻,跳楼的跳河的溺水的被拐走的……
正发动身边亲朋好友到处找人呢。
一通电话打了过来。
没多久,一个模样漂亮的少女牵着他们家小囡的手到了店里,后头还跟着个身高腿长、不知为何神色有点委屈的男生。
沈时霜将走丢在外的小姑娘送回家,等老板情绪稍微缓和,在手机上翻出路上找好的资料。
“既然小朋友有想学美术的渴望和天赋,要不要趁接下来的暑假让她试试看?”
从高中集训到大学专业、再到未来就业选择,她声音柔和,一一讲述清楚。
老板和丈夫也不是不通情理的家长,和女儿认认真真谈了一次,就答应让她试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沈时霜手肘撑桌,唇畔漾着笑意,视线扫过桌上热气腾腾的餐点,微微恍神。
她也记得很清楚。
那天是情人节。
谈行野规划了一连串的活动,结果在走出餐厅、路上捡到一个抽抽噎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