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贵州的柳未岚回到了苏州。
未絮前去看望兄长,近两年不见,细皮嫩肉的白面公子变得清瘦黢黑,双手粗糙,嫂子和娘哭得厉害,未絮道:“哥哥经此变故,还望痛改前非,以后好好安生,莫再惹事了。”
哥哥热泪盈眶,道:“自然改过,再不能犯了。”
过了一会儿,娘忽然想起什么,问:“春喜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哥哥纳罕:“春喜?她不是小妹的丫鬟吗,怎么会跟我一起?”
未絮垂下眼帘,沉默片刻,道:“或许她自己去哪里过活了吧,外头自由自在的,回来做什么,随她去吧。”
闻言,娘也不做多想,继续拉着儿子询问关怀。
月末,晚夕,薛洵从衙门回府,独自关进书房,约莫戌时三刻,把未絮叫了过去。
“朝廷准备调我去京城,任大理寺少卿,”他开门见山:“文书已经到了,近日便要启程赴任。”
未絮心头猛地撞了两下,怔怔的,半晌反应过来,僵硬地笑着作揖:“给二爷道喜,恭喜二爷高迁。”
他看她一眼,仍是淡淡的,问:“你要不要随我一起走。”
“什么?”
他低头翻书,没瞧她,道:“想清楚再答,我只问这一次。”
未絮紧攥着手,指甲掐进肉里,提醒她不要乱了分寸。
但胸口那颗心跳得太狠了,她费了好大力气才克制住自己,冷静观察他的神色,又将上一句话琢磨一番,随后轻笑一声,摇头:“我不走。”
薛洵抬眸,看进她幽深的双瞳。
未絮扯扯嘴角:“我走了,欢姐儿怎么办,难道带上孩子一起?这算什么?分家?夫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薛洵面色清淡,道:“正是,我也这么想。”
她接道:“那你还问我做什么?”
他没吭声,默然坐在了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