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姜汀州道,“我上次来招聘的时候就跟您说,糖厂这里是最好的。”
姜汀州是一语双关,郑勇听得明白。
协会投票的事情他知道,时限越来越接近了,柳平要退的消息现在不仅是协会内部,连外界都知道了。
最近有不少候选人找到他这里来,希望拉拢他这张票,有人直接递支票递银行卡,也有人委婉一点,许诺了未来的种种好处,但姜汀州那边倒是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
两个人上次的交谈,还是关于一位学生的去向选择,郑勇那时还因为他的态度有点生气。
除了谢锦竹,还有一位学生是郑勇特别看好的,博士毕业,拿了很多奖,本来要留校,后来选择了糖厂,等他再联系的时候,那边竟然没有去糖厂总部上班,说是和几个人组了一个新项目,养猪去了。
不是形容词,就是真的养猪。
去了外地和糖厂的几个人一起弄养猪场,或者说生态农场,那位博士负责农场的智能环控系统,还开直播发短视频,和那群猪一起在农场里自由奔跑哈哈大笑,完全没有之前斯斯文文的样子。
这姜总竟然还非常支持,还投了钱,并且还跟理直气壮地郑勇解释。
“我觉得很好啊,”姜汀州道,“那里适合养跑山猪,肉很香的,这两年猪肉涨价,特别是生态跑山猪供不应求,那真是个能挣钱的好项目来的。他看了想去做,我为什么不鼓励呢?”
郑勇反正想不清楚好好的博士不留校不在公司总部体面呆着,怎么能去养猪呢。
可那边的项目确实渐渐步入正轨,郑勇看了新闻,智慧生态养猪系统被当地政府大加赞赏,“博士生回乡养猪”成了热门话题一下涨了十几万的粉丝,那学生给他寄了猪肉,别说,香是特别香,和外面的很不一样,在价格不便宜的情况下,网上销量非常不错。
那学生给他发消息,说这才是自己要过的生活,这是自己喜欢的事业。
他看得出确实过得很高兴,挣了钱还做着想要做的事情,并且在发来的消息里盛赞姜汀州,直说这是天底下最好的老板,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郑勇原来对这种话半信半疑,但到了这时候,在看到这几个学生的状态,又看到今天他几个看好的学生都准备投糖厂之后,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姜汀州。
“您搞教育,我搞生意,听起来好像是两回事,但是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天赋,我觉得做生意也是这样,”姜汀州道,“每个人去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想法。”
郑勇闻言,一时没有回答。
但他这会儿听着姜汀州这话,看着讲台上意气风发的谢锦竹和她的团队,在下面听的学生此时掌声雷动,他便知道,姜汀州不画饼,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姜总最近有时间吗?”郑勇最后问道,“我最近想去你说的糖厂那栋孵化园的楼看一看。”
姜汀州一听这话,便知道自己此行已然达成目的,笑着回道:“当然有时间,随时都可以。”
只要郑勇真去了糖厂看一眼,他就知道自己所知道的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姜汀州扶持的项目很多还不出名,比如食品机械自动化研究,甚至还有休闲农庄之类的,但这些无一例外,都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绩了。
比他有钱的老总很多,但往往越有钱越谨慎,怕一着不慎损失什么,姜汀州却无所畏惧。
他看过的感兴趣的觉得有市场前景的都投,糖厂甚至有个小小的项目,是投资种了一片新品种的核桃。
核桃树从种下到收获要好几年,短期内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但姜汀州做这个的原因很简单。
“这个品种的核桃非常好吃,而且一定要挑最好的种植地,我拿过样品,做了核桃布里奥斯,那种面包特别香,我给朋友们尝了,都说是吃到最好的坚果类面包,还有核桃乳和特色的核桃炒饭,大家很喜欢,”姜汀州道,“等这批种下的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