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的宗旨就是说做就做。
“这样,咱们就先搞点便宜的团购试一试,拉个大群,先试着做一次团购,卖便宜的东西,拉个群又没什么成本,订的人够多,我们就去集会下单。如果有门的话,我认识信息部的人,他业余时间可以做个小程序,”那学姐容光焕发,“现在咱们已经有基础了,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我们先试试看。你们不知道,糖厂内部有策略,如果真的做出项目来了,审核通过,姜总会给投资的!”
她现在确实只是个普通员工,没到能走后门的程度,但是对糖厂这里的了解和组织已经是种优势,而且说得没错,糖厂现在的扶持不仅对外,也同样对内。
进入糖厂之前,这个女孩或许没有什么底气说这种话,但进来之后看了许多,又听过姜总提过几次鼓励内部依托糖厂创造新业务的路子,甚至之前还有成功案例。
于是她想尝试一下。
这不像在外面创业是平地起高楼,有糖厂的平台和托举,她们的成功几率会更大,同样的,真拿到投资做出东西来了,糖厂自然是拥有这个项目的利益分成的。
而姜汀州对此早有预计,或者说,他就是计划着这些,这段时间在家还和陆白屿提起这事。
“企业内部创新小组不算是我独创,但不谦虚的说,我觉得糖厂这里土壤还不错,”他道,“你也得承认这一点的。”
陆白屿点头:“我当然承认,糖厂的管理和模式一直和别的公司不一样,而且我还觉得主要是因为有一位超级厉害、聪明还负责任的姜总。”
姜汀州现在听人夸自己已经很多次了,于是他微微仰起头,回道:“说得蛮有道理。”
第195章
不过说正经的,姜汀州就算不为了争取郑勇那边的投票,他心里早就计划好了要这么做。
糖厂现在有很多员工,新来的或是一直呆在这里的姜汀州多多少少都有接触,这里有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任务的,这种员工占大多数,在他看来,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还有一些心怀着梦想锐意进取的员工,当然,也有点子很多但还缺乏实践经验的。
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是对的,但不迈出第一步试一试,谁又知道结果呢?
在糖厂这个平台,只要不是好高骛远或是心里起歪念头的,自己摸索着开始所付出的初步尝试并不需要很大的成本。
从第一笔成交开始,很多生意都是从小生意开始的,就像当时姜汀州的起点也不过是十几块钱的一盒蜂蜜脆底小面包而已。
在食品行业里,哪怕只是几毛钱的糖果都可能成为一个人终生的事业。
“我当然知道做这个是有风险的,”姜汀州道,“我刚在糖厂提这种想法问其他人的时候,温淇从他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不太同意,书妍也有点犹豫,但他们最终还是听我的。”
他说到这里,微微抬着头,眼神有点放空,道:“现在糖厂赚的钱已经足够多,至少对我而言很足够了。但是,白屿,我走到现在,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姜汀州刚刚重生那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是自己重生。
他的前世乱七八糟,只觉得这回能顾好自己一个人,别重蹈覆辙就很不错了。
后来,他睁眼见到了小屏,还认识了田荟、邓阿姨好多人,拥有了曾经的旧朋友和现在的新朋友,心里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产生变化。
姜汀州那时候觉得,除了自己以外,如果还能为身边这些人带来些什么,或许就是自己重来一次的意义。
但到了此时,他对面坐着同样重来一次的陆白屿,回望过去,越觉得生命能够再来一次是天大的独一无二的幸运。
老天给了他这样的历程是弥足珍贵的。
姜汀州重生一回,在如今这个时候,他想不仅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的朋友,为了重逢的恋人,更该为着他认识、甚至还未认识的更多人做点什么。
“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里,偏偏是我重来一回呢?我当然要做点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