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四年的时间够了,够我博一把的,”姜汀州笑,“但是你不要着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直接上去硬干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弯道超车才有可能。”
陆白屿注意到,他在这个时候也说了“我们”。
而且他知道,姜汀州上辈子面对这种情况真的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按照别人设定好的常规办法往前走,别人做一分,他就要做十分,好把之前自己错过的东西弥补回来,
可姜汀州选择在这时候自己回来,是已经想清楚了要打定主意要换一条路走。
他想好了一条更适合他自己的路。
他不需要多说,只开了个头,陆白屿就知道他的大方向是什么――之前姜汀州就提过,不能只靠“红钻”这样别人制定的标准,这不是什么长久之计,需要摸索出一套自己的体系。
之前他也成功过,之前的厨师大赛就不错,名利双收。
按姜汀州的标准筛选出来的厨师确实各个优秀,加入糖厂之后效果显著,但是他想的显然不是故技重施这么简单,而且厨师大赛这个牌子毕竟不是属于他的。
“要成一套体系没有那么容易,大赛的周期太长了,”他道,“我想,先从底下的人开始,或者说,先从我自己这里开始。”
陆白屿道:“你指的是……?”
“我要是跟其他人一样去拉拢上面的人实在没有优势,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喜欢在交际场里打转,”姜汀州道,“我得实打实地从下往上做才有可能。”
可比起拉关系拉人脉,做这些实打实的事情却是更困难的一条。
陆白屿自然万事都支持他,但这一下竟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才好。要搭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谈何容易,又要短时间内胜过那些对手,但姜汀州笑了笑,道:“咱们试试看吧,先从小事开始,或者说,从有意思的事情开始。”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不紧张,反而挺轻松的,对于他来说,什么是有意思的事情,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现在,糖厂前面有早市街,商业街区域现在已经有满满当当吃正餐的地方,贵的便宜的大店小店都有,但他看来看去,觉得现在还缺了一样――就是夜宵。
那边一直热闹到晚上都有很多人,是有足够的消费人群的,少了夜宵就像少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可夜市做起来需要的人多。
而这个时候,姜汀州自己都要把那块缺的拼图挪过来了,此时正有个现成的。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烤串。
“这个烤串我自己做是来不及的,所以是从老城区那边有名的店里打包带回来的,”姜汀州道,“你觉得怎么样?”
陆白屿尝过,他觉得还不错,但又补充了一句:“还是不如你做的。”
姜汀州笑:“但这老板的手艺我觉得够用了。”
老城区本来就是很丰富的,有早市街、有菜市场,自然就有一大片夜市的摊位。
那个夜市广场离糖厂有一段距离,走路大约三十分钟,最有名的当然就是烧烤的摊位。
这边的夜市更是,一条街过去基本上都是干烧烤的,今天的烤串就是夜市摊上的,挺出名的一家,用的食材不错,吃着味道也很好。
夜宵烤串当然是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这一份热闹能为他所用更上一层,那就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