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快钱可难多了。”

“嗯,我想要做品牌,”姜汀州道,“这对温总来说,应该也是没做过的东西吧?”

温淇:“……”

还真没有,以前赚快钱赚得多了,他的经验阅历和团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快速磨炼起来的,对他来说,似乎好像是应该在这时候做点不一样的。

真要说的话,糖厂还确实有这个潜质。

这里有姜汀州这种人,有历史沉淀,时间够长,现在又有物美价廉的广泛认知。

他在此时此刻,才真的在看姜汀州给他的项目材料,越看越觉得他说“做品牌”这种话还真不像是一句空话。

实体工厂确实是夕阳行业,因为做代加工的太多,卷起来只能靠低价抢市场,没有自己的认可度和品牌。

温淇知道,一旦顾客对一个品牌真正产生认可度,情况便不同了。

怪不得他会把那些用料列得那么清楚。

温淇之前做过许多“项目”,确实没有做过一个“品牌”,仔细看姜汀州给他的材料,越看越觉得和自己一开始想的不一样。

“你以后还计划给员工持股?”温淇翻过一页,看到后面,“这是怎么想的?”

一般做员工持股的都是一些高科技公司,唯有那些高精尖的技术大牛才能拿到股权或期权。但姜汀州想给的还不止是关键的经理这些,还要给一些在糖厂做流水线做了很久的工人师傅,明明白白写出来了。

“不是以后,是马上。”

姜汀州道:“做出这些小面包、三明治的几个老师傅,他们在厂子里的美食实验室做出东西来之后,正在带徒弟,带出来之后,这条线就可以转了起来了,他们就可以从这条线上面拿到分红。”

不仅是老师傅,一些新进来的人也有机会。

商业街那边的大店建起来需要时间,但是先在厂子附近开一家小店是很快的,不是只做流水线,这些拔尖的学徒很快就可以上岗,去窗口面对顾客了。

有人很会调馅料、有人烤面包得心应手、有人对口味上有想法……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做得好了,除了拿工资,都会有拿股份分红的机会。

“我之前让他们别加这么多班,但是有些工人师傅舍不得工资,觉得多做一些就能多拿一些钱,但我觉得他们的本事不止于此,”姜汀州道,“这样手艺的师傅,本来就应该拿分红,里面培养起来的学徒做得好的、付出多的,应该从利润里拿一部分。”

“我一直不想让这种有创造力的老师傅一直那样累,大家多赚些钱,方法有很多。这是他们的事业,糖厂不是我一个人的糖厂,是大家所有人的。他们赚到了分红,收入会稳定很多,倘若在这份工作上消耗的精力太多,什么人都是撑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