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人人都知的东宫掌事太监,景清公公留了下来,态度温和却不容拒绝的对她道:“既然是殿下的命令,姑娘最好还是听从吧。”

他如何能猜不到

想必是灵珠的名字,犯了殿下的禁忌。

大概是因为殿下心上那位女子,名字里也带有一个“珠”字。

倒也不是说,那位女子成了不能提及的存在,殿下不允许跟那位女子名字相同的字眼出现在东宫里,连听都听不得了。

而是

皇族有个词叫“避讳”。

底下的奴仆起名,要避开主子的姓氏名讳。

别说同字了,连同音最好都得避开。

不然,奴婢和主子叫一个名儿,岂不是乱了规矩?

殿下要灵珠改掉名字,大概也是听不得灵珠顶着跟那位女子相近的名字,却自称奴婢吧。

最后,“灵珠”改名为“灵玉”,这事儿才算过去。

景清将灵玉安排在离重华宫最远的地方住着。

灵玉本来以为自己是奉明德帝旨意进入东宫的,怎么也能贴身侍奉太子,近水楼台,哪知就这么被扔在了最偏远的殿不管。

她见不到太子,却想办法找上了景清,“景清公公,我什么时候能进重华宫伺候?陛下可是让我给殿下做个侍墨或奉茶的女官的。”

景清微笑道:“灵玉姑娘,等殿下想起来时,自然会召见你的,都入了东宫,何不耐心等待呢?”

灵玉还想说什么。

景清却已击了击掌,命人道:“好了,送灵玉姑娘回去吧。”

“你是说,那个灵珠被改了名,现今是叫灵玉了?”明德帝从黄金案上抬起头,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徐喜点了点头,“是。据说是太子殿下亲口道,不喜这宫女名字中的‘珠’字,让她改掉。”

明德帝墨眸蕴出一缕流光,慢慢地勾起了唇,像是某种胜券在握的似笑非笑,“看来,朕的猜测,果然没有错。”

扶渊他

在金陵遇到了贵妃的侄女,那个叫做沈骊珠的女子。

那个女孩少时常出入宫中,他也曾见过,容色倾城,心性聪慧,所以命人跟永安侯说,此女可堪当太子妃。

然,扶渊厌极阿妩,怎么愿意娶沈氏女为正妃。

三年前的东宫夜宴上,他下了旨意,令永安侯府嫡女盛装出席,那女孩却被扶渊叱娇娆媚上。

此后,她坏了名声,损了容颜,离了上京,去了江南。

明德帝以为这步棋,已然废掉。

没想到,扶渊会在江南跟她相遇,还爱上了人家!

那叫骊珠的女孩是最像年轻时贵妃的一个,心性聪慧却也倔强。扶渊三年前伤了她的心,害得她身受苦楚,甚至是称得上一句“众叛亲离”,她怎会原谅?又怎么愿意跟扶渊回京?

她甚至提前成了亲。

将来年春日的婚期,提前到海棠花开的深秋。

她嫁了人,扶渊心里也没有放下她。

所以,在朝上弹劾了永安侯宠妾灭妻。

不是为了要打压贵妃母族。

只是想要替放在心上却远在天边的女子出气,也让她的母亲再不必继续受那凄冷苦楚。

所以,他送过去一个名叫“灵珠”的貌美宫女,他连一刻也容忍不得,让那宫女改掉了名字。

他的这个儿子啊。

曾经口口声声地说,绝对不会步上他的后尘,将来要做个不近美色,不为情惑的君王。

没想到

也终于有了软肋。

还跟他一样,爱上的是有夫之妇。

哈哈哈……

养心殿里,传出明德帝的笑声。

徐喜垂着眼,无奈地心想。

这对天家父子啊,生来就像是前世互相债的冤孽,很乐意为对方找麻烦,以及看笑话。

笑着,明德帝忽然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