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地动,水灾过后,都极有可能出现温疫。
此事是她从各地民间的杂记中看来。
她也拿捏不准,此事要不要上呈太子。
毕竟,离大晋朝上一次发生这般大的灾难,还是是二十几年前,先帝在位时期。
若是有误……
沈骊珠坐在案前,笔墨在宣纸上落下一行字,又忽地提笔划掉。
朱弦眸光蓦然一震,看见上面写: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请殿下早日预防……
最终,沈骊珠模仿他人字迹,还是选择将此事告知太子。
不止是天翎卫会这样的把戏,她用了个小乞儿,也没有惊动旁人就将纸条递到了太子手上。
李延玺打开纸条,眸光忽暗,将上面的内容看完,“……事关百姓,某不敢妄言,至于信与不信,全由殿下定夺。”
说实话,突然冒出来的乞儿,以及只言片语的消息,就算李延玺心中已经信了七八分,仍有两三分身在他这个位子,骨子里天生自带的疑虑。
但,紧接着朱弦传递出来的消息就至。
“骊珠小姐忧心,大灾之后或有疫病,已托乞儿向殿下传信。”
李延玺忽然怔住。
只觉手中薄薄纸片,烫灼指尖,也重逾千钧。
阿姮,原来是你。
那般避孤,厌孤,连梦里都在怨恨着孤的你。
竟然也会主动给孤递信。
哪怕,上面并未署名是你。
就像你说的,为百姓,为苍生计。
李延玺唇角勾勒起一丝极浅的弧度,似喜似悲,最后颓然地落了下来。
他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清楚的知道
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
敛起所有悲喜,李延玺又变成那个尊贵凛冽、手段卓绝的太子。
有了诸般预防,金陵并未出现大疫,而朝廷的赈灾银两一到,无数村庄重建,百姓们重归家园,纷纷叩谢天恩……
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两三个月都过去了,盛夏忽已转秋。
海棠花开的时候,陆府挂上了红绸。
第54章 添妆,凤凰钗
那鲜艳明亮的红绸,映着陆敬尧脸上的喜色。
上饶溃堤,虽然怒江冲刷掉了所有痕迹,最终也只定案为天灾而非人祸,但仍有不少金陵官员落马革职。
陆敬尧原本心下惶惶,按理说他至少也会落得一个督办不利的失察之罪,没想到最后竟然未被牵连。
长子陆伯渊道:“父亲为官二十载,官声如繁如织,上饶堤已经是十年前修建,天灾险情哪怕是天子也无法阻止,父亲您在灾后殚精竭虑,为难民们做的这些事情,想必也是被太子殿下看在眼里的。若是还要一味的降罪于您,民意恐怕也不会答应。父亲本就不必过于忧虑了。”
陆敬尧抚了抚墨须,一向儒雅的面容罕见地流露出几分自得来。
“为父本就成竹在胸。官场上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太子殿下比你我更懂。纵使为父犯了小错,甚至是私德有损,这些都无伤大雅,只要没有触犯到这个皇朝最核心的利益,看在我是为百姓真正做事,做的是有利民生的实事的份上,上面那位……”
“也会对为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这是在教子。
当然,这样的话,陆敬尧也只跟长子陆伯渊说。
幼子亭遥,身体孱弱,他是不指望他了。
对陆伯渊,他却寄予厚望。
陆伯渊面容严肃俊美,那是一种跟陆亭遥的春花秋月色截然不同的风采,他垂眸,神色竟然并未因自己父亲的话露出多少意外。
“当然啊,为父这次能侥幸没有被太子殿下追责,也是托了你未来二弟妹的福……”陆敬尧又道。
陆伯渊蓦地抬了抬眸,听见他父亲继续道:“沈氏女此次为金陵百姓做的,在民间落得了极好的名声,连太子殿下也是亲口赞赏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