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去,现在梁氏有许多想法。

甄二就着一点薄酒吃着花生米,嘴里不得闲,没空答她。

梁氏又道:“我还没想好咱家要不要提前备些木料,到时候打家具用得着。要是不备好,到时候只能买现成的。今个儿我们去看了那些个大件的家具,木料好的咱也买不起,买得起的吧木料又不入眼。要是提前把木料备好,到时候请人先做,倒是能实惠些。只是咱家地方小,提前买也不知道往哪里放。万一没放好潮了蛀了可不心疼死人。”

“……还有首饰,到时候给闺女买套银首饰戴,发钗、耳环、手镯这些都不能少。还有布料……还有压箱底的银子,咱就这么一个闺女,怎么也不能少了十两银子吧。这些都得准备好,到时候体体面面地把姑娘嫁出去,咱们也就功德圆满了。”

梁氏感叹道:“幸亏帮着红药那丫头置办了这么一遭,这些事情要是不经经手,很多门道还真是不清楚。”

甄二这时候吃完了花生米,他一边剔牙一边道:“女婿连人影子还没一个呢,倒先说起嫁妆来!”

梁氏道:“女婿归女婿,嫁妆归嫁妆。甭管将来哪个做你女婿,你不都得给闺女置办嫁妆?”

东厢房半旧的木门外头,菱月一手撩开外头的棉帘子,一手端着一碟子陈记的糕点,想要端进去给甄二吃,正待上前敲门,不意忽从门缝里听到里头在说这个。

菱月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哪好意思这时候进去,棉帘子怎么撩起来的又怎么放下了。

屋内,甄二嘟哝了一句:“那可不一定。”

梁氏没听清:“你说的什么?”

甄二放开声音:“我什么也没说。”

梁氏不疑有他,接茬说怎么给闺女置办嫁妆,说到这个,梁氏简直可以说上一日一夜也不带烦的,在梁氏说到纱布、棉布和绸缎的时候,甄二不耐烦地打断道:

“行了行了,到时候再说吧。一样是发嫁个丫头,你看人家隔壁老宁家,光靠这个就发了一笔,咱家可倒好,嫁个丫头倒好要把咱家老底给掏空喽。到时候咱俩一块到街头喝西北风去!”

这厢,菱月端着一碟子点心回了西厢房。

红药正在灯下绣鞋面子,见状问道:“怎么又端回来了?”

菱月搁下碟子,慢吞吞地回了一句:“我爹他们要睡了,说明儿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