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3)

税区,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那里注册。服务器建在本地,整个数据库也要在本地建立。所以,技术力量不可或缺。

罗浩宇手下除了一起过来的蔡淑仪外,又在本地招了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男女加起来有五六人,都二十出头的样子,非常年轻,也非常有冲劲。

最初,他们只在市郊的一间高级公寓里做程序,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当长,几乎是从早上八点工作到半夜一两点。罗浩宇和其他两人都住在这栋公寓里,蔡淑仪也在附近租了房子,而其他几名年轻人则都住在附近。创建初期,条件相当艰苦。工作环境很简陋,狭窄的房间,几张办公桌,唯一先进的设备就是几台最新版的电脑,每天吃的是附近叫的五元一盒的盒饭,味道很一般,跟他们原先在香港的办公条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所有人都毫无怨言。

都是一群年轻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信心和热情,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下,大家仍然干得热火朝天。罗浩宇很欣赏手下的那些年轻人,他们也许没什么历练,但相当直率、热情,做事也认真。他们也对他也很佩服,佩服于他的专长,也佩服于他的领导才能,更喜欢在他身边做事。只是对于蔡淑仪,大家的反应是既敬佩又有些怕她。因为她除了对罗浩宇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对谁都有些生疏,保持着距离。

陈志中不亏是学管理出身的,他提出一系列的市场推广策略。先是做市场调研,然后印刷传单,在各大网站上做广告。网站E-buy.com正式建立起来后,先是吸引卖家前来注册,推出各种免费服务。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罗浩宇率领的团队又开始开发功能强大的支付系统和搜索产品的引擎,为买卖双方提供更多的网上便利服务。

客户数量越来越多,逐渐累积到几千人次。他们搬出原来的公寓,在市区内找了间地方适中的办公楼,开始正式运营。公司员工也增加到五六十人。大部分是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小部分管理人员。

2003年,是E-BUY网历史性的一刻。那一年,在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非典型性肺炎。报纸和电视新闻上每天都在统计又增添了几例病患,听得人心惶惶。人们不敢出门,不敢去饭店吃饭,服务业一时之间显得格外萧条。很多小型的旅行社纷纷倒闭,各大酒店饭馆的生意也急剧下滑。五一黄金周里,出行人数非常的少,大家都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这样的情势,反而给网上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商机。那段时间内,E-BUY真正火了起来,每天网站的浏览量均有几十万次,最高曾达到过上百万次。客户人数也在不断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到七月底,终于突破了百万人次。

公司的规模再次扩大,各方面的队伍都在扩充人数。三位合伙人在公司创建初期建立了一整套的公司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在这时,随着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急需要能够精通人事方面的管理人员,能够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同时帮助他们带领团队。

罗浩宇首先想到了Annie,但又想起半年前,她曾借着出差的机会来看过他。当时,他们还在市郊的公寓里办公,当她看到他们的办公环境时,周围乱成一片,纸张和各类电脑书籍堆在一起,还有吃了一半的饭盒,那几个年轻的孩子,一边吃着饭一边研究着程序,她的眼里难掩惊讶和嫌恶。她当时还问他:做这样的选择,你不后悔吗?

他听了哈哈一笑,说实话,他觉得现在过得比在香港时充实快乐很多。跟那些年轻的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很放松,很自在,没有太多利益的追逐,仿佛又回到了校园。

但此时,他想,她是不可能过来加入他们的。这时,Paul提出一个人选,是他的一个朋友推荐的,是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女性,姓庞,以前在大学里当过十年的英语老师,之后又在一家大型的科技企业做了多年的人事经理。他们都觉得她很合适,由陈志中出面与她谈了一次后,看她也有意愿跳槽,就直接聘用了她。

这时,E-BUY已经是一家小有规模的网络公司,员工人数上百人,各个部门都建立起来。销售队伍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