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3)

黎锦宏看出端倪,也不点破,而是笑道:“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年后国公府没工夫找你们麻烦的,安心干活便是。”

方槐兄弟二人心中既好奇又不安,还不敢多问,拜完年后回家不提。后来他们发现庆国公府的人果然没再来找过他们,心中对黎锦宏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黎锦宏也没做什么,只是把兄弟二人的遭遇说给好友顾行健知道,把个顾行健气的又是拍桌又是怒骂。他与方槐兄弟算是同病相怜,也是被嫡母赶出家门的庶子,要不是他心性坚定,早就饿死病死了。顾榜眼在翰林院颇得上司器重,给方进士穿几只小鞋再容易不过,很快方桐就被打发去勘校史书,既清苦又没前途。

自此庆国公府的糟心事又多一件,急的方老夫人上下打点,却不知道自己孙子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当然,此乃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中关于祭祀的部分参考的是《红楼梦》。

☆、第 40 章

上元灯节,乃是帝都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一天。此日,京中无宵禁,无论男女,皆可出门赏灯。

夜幕之中,各色烟花次第绽放,如怒放的花树,如坠落的星雨。杜婉儿伫立于望月楼门前,久久不语,她手中牵着的黎沁早已不耐烦,又不敢打扰母亲,只好小脸转来转去,或看看烟火,或打量一番行人。

上元节的望月楼自然是比平日要热闹许多的,来来往往的宾客见一绝色丽人伫立于此,若不是杜婉儿身后跟着五六个护卫,早已有人上前出言调戏了。

黎沁站的腿困,憋不住晃了晃母亲的手臂,“娘,我渴了,我们去找母亲她们吧。”

杜婉儿身子微微一抖,这才回过神来,脸上释然一笑,仿若天上的烟花,拨开层层夜幕,露出璀璨光华来。黎沁看的一呆,周围不少人也是如此,回过神来,少不得交头接耳起来。杜婉儿笑道:“是娘不好,光顾着发呆了,咱们快去找夫人吧,他们该等急了。”

母女二人绕过人群往玉茗楼走去,黎沁好奇问道:“娘,刚才那座楼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看到里面有好多漂亮姐姐。”

杜婉儿面色平静,道“那里是望月楼,是青楼,娘以前在那里待过,以前府里人骂我出生上不得台面,就是源于此。”

黎沁脚步一顿,心中既是恼怒又是不可置信,“那你还来这里做什么,还嫌别人说的不够难听吗?”昔日母女两人因为杜婉儿出身青楼,时时被人嘲讽,使得黎沁小小年纪就养成了既敏感又好强的性子,如今被“望月楼”三字勾起心中的苦水,差点哭出来。

杜婉儿笑的温柔又淡然,“以前别人一提起‘望月楼’三字,娘都恨不得找个地缝躲进去,可越是如此,别人说的就越厉害。那里是娘的伤心地,今日娘逼着自己去看,反而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伤心。说到底,这么多年,是我自己作茧自缚了,蹉跎至今,才发现物是人非,可见人是不能活在过去的。”

黎沁对母亲的感慨听的半懂不懂,好在玉茗楼到了,也就不再多想。突然,黎沁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两个背影吸引了过去,小的那个是她熟悉的,正是自己的二哥黎深,而大的那个,猿臂蜂腰,步履轻盈,却是自己不认识的。

母女二人进了玉茗楼,就见方槿带着其他三个孩子正在看杂耍。玉茗楼内宾客满座,因着上元节的缘故,自然是要彻夜营业的。

杜婉儿上前和方槿见了礼,黎沁问道:“母亲,我刚刚看见二哥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出去了。”

“那是他师傅!”抢话的乃是黎澈。

说来也是缘分:正月期间,方槿或跟着陈王太妃交际,或随着黎锦宏去相熟的人家吃戏酒。由于庆国公府干了不少昏头的事,京中勋贵圈子的女眷便能更加客观地看待方槿与娘家的关系,有人是看着安乐侯府的圣宠故意巴结,但更多的人喜欢的是方槿为人正派,眼光独到。试想,一个善待继子女的人,能是坏人吗?

于是在方槿四处交际、广结善缘的时候,结识了宣州指挥使程显的夫人。因着方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