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槿从云居庵出来时,身边换了另外的知客僧尼相送。路过大殿之时,见一旁守着十几个粗壮妇人,方槿好奇,看了几眼,僧尼以为她有意去大殿一观,歉然道:“今日不巧的很,刘家太太携了小姐来庵中还愿兼做法事,怕是夫人无法去拜菩萨了。”又给方槿讲了些菩萨如何灵验的话,言道只要信佛,便能事事如意之类,听的方槿心下更是烦躁。
好不容易出的院门,突然,方槿听到远处传来丝竹之声,询问之下,方知此间不远处有一个道观名纯阳观,今日正好有勋贵人家在里面打醮,请了戏班子供家中女眷玩乐。
方槿道:“看来这世上果真哪里都不得清净。”说完,抬头露出一抹苦笑,却被一阵突然而来的清风吹起衣袂,仿若羽化成仙。她毫无预兆地笑出声来,哈哈大笑,毫无半点端庄可言,吓的周围的人猜测她莫不是得了什么癔症。
毫无预兆地,方槿一把跨上家中护院所骑之马,鞭子一挥,马儿便跃了出去。待秋水等人反应过来,马已奔出老远,一行人这才喊着去追。
方槿纵马驰骋,耳边风声呼啸,她张大了嘴巴,好似呐喊。行到城门口处,方槿才停下来,入城之后,她仔细看着这人烟阜盛之地、风流繁华之城,全然无视周遭人们的指指点点,心中好似有一嫩芽,破开冰封霜冻,缓缓冒头而出。
行至安乐侯府门口,恰巧碰上从外面归来的黎锦宏。
黎锦宏瞪大了双目,折扇指着方槿道:“夫人这是做什么?”
方槿嘲讽一笑,道:“侯爷这是刚刚‘公干’回来,真是辛苦。” 一马鞭抽掉黎锦宏的折扇,郑重道:“侯爷让我全权管理家事,这话可还算数?”
黎锦宏此时全然没了气势,嗫嚅道:“自然是算数的。”
“府中银库的钥匙、房契地契、下人的身契,以及所有的账本,麻烦侯爷告诉管事,今日下午便来与我汇报。还有,既然侯爷让我当家,那今后府里的事情我不希望侯爷插手,且侯爷日后的花费也需经过我手。”
此时的方槿气势惊人,黎锦宏生生觉得自己矮了许多,想到现在是在大门口,对方槿道:“门口人来人往的,我们不妨回屋再商量?”
方槿马鞭一指,柳眉一竖,喝到:“你应是不应?!”
黎锦宏脖子一缩,忙不迭地点头说应。上前狗腿道:“为夫扶夫人下马。”
方槿不语,将头撇向一边,脸色微微泛红,这才觉出自己双腿早已发麻。
作者有话要说: “改农田为桑田”出自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第 13 章
当日午后,管家福伯就携了家中往来账目、地契身契等入内院见方槿。方槿命秋水接过,并未翻看,而是问起府中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来。
福伯回道:“夫人容禀,因府中人口少,并未设置族学,几位少爷满五岁后均是请了先生到家里开蒙。只是……二少爷活泼些,前一个先生已于两月前辞馆,老奴还在寻新的先生。”
“那大少爷呢?”方槿好奇道。
“大少爷自己在房内温书。”
方槿摇头道:“纵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自己看就能看成状元的。你去寻四个可靠的家生子来,两个做书童,两个做小厮,你自己这几日也辛苦些,去国子监给大少爷把入学的手续办了。另外告诉二管家,给二少爷和三少爷寻先生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另外再寻一个年级稍大些的来,为人不得迂腐,让他给两位小姐讲学,授课与少爷们的相同。”
福伯躬身道:“夫人……这大少爷还未满十岁,入学是不是早了些。虽是国子监,条件比之家中还是差的远。”
方槿笑道:“人说‘寒窗苦读’,可见要想在读书上有所成就,必然是要下苦功的。家中再富贵,所能延请到的先生又如何比的上国子监。不光是大少爷,等日后二少爷和三少爷满了十岁,都要送到国子监的。侯府虽说是皇亲,但根基浅薄,若孩子们想躺在先人功劳簿上吃老本,怕是也吃不了几年。更何况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