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3)

赵林虎摸了摸下巴新长出来的胡茬没言语。纪长泽看他今天精神不振,站起身来,“先这么着,我还要去看看行程的安排情况,回头再说这事。”

赵林虎送到了门口,纪长泽停住,转过身来手举起顿在半空,“对了!还有一件事,大商海外投资重组在即,急需人才。可惜我现在的人啊,对内一致的厉害,最擅长窝里斗,拉到外面去就是当儿子的料!这件事你一定要帮我留意着。我们需要有国际背景和水平的人来管理,该让贤的时候,就要让贤!”

赵林虎听了淡然一笑,“我倒是有个朋友,不过怕是闲云野鹤惯了,吃不了这份官粮。”

“诶,这话说的!不拉到官窑里烧烧,怎么能炼成好瓷器。就这么说定了,改天约出来聊聊。”

说完拍拍赵林虎的肩膀,转身拔脚迈步大步流星的走了。

赵林虎回到办公室,打开一个立柜,里面挂着几件备用衬衣和西装。他脱下昨天穿的那件带着雨水味道的衬衣,对着一面狭长的穿衣镜扭身看了下后背,也没甚在意。伸手去卸腰间的皮带却停下了动作。手臂和身体触感冰冷的记忆突然复苏,一种发自内心颤栗的渴望瞬间从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涌出,他被这种感觉惊在原地。

“哦?小郑啊。”在回大商的路上,纪长泽接到了郑然的电话。

电话这边郑然停顿了一下,开了口,“纪书记,一会儿代表团要参观电站,有可能赶上夜班工人换岗。您看,是不是安排早点交接,这样有可能省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纪长泽听到这里,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你考虑的很周道,我会立马打电话给安装单位。”

“您别这么说,我也是冒然提个意见。这边代表团两个小时后将到达电站。”郑然听到纪长泽理解出话里的意思,放心的挂上了电话。

纪长泽在车里立刻打了几个电话,安排好了一切,人没有回大商,而是直接去了三江电站。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早晨,德国代表团一行坐着豪华大巴前往三江电站,到场人员温文尔雅,恭谦礼让,全部带着安全帽,鱼贯而入参观。

郑然看到他们好奇的眼光打量着电站和中方的施工人员,想起了不久之前Homain抛给她的问题,“你们这里的工人一年才回一次家,这太不可思议了!在我们国家夫妻分居三个月以上就算自动解除婚姻了。夫妻长期分居,婚姻能稳定吗?”不可否认中国工人的待遇在西方人的眼里的都是不可思议的。在工程最吃紧的时刻,要求ELIN工程师周末加班的要求被坚决拒绝。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遭到西方的诟病,如果说一点儿把柄不落入人手,怎么可能?但是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实情。用自己之尺度他人之物,标准不同,当然要惹争端。有些不必要的麻烦,能避免的还是避免吧!

参观的过程很顺利,纪书记亲自陪同,郑然在一旁翻译。Hamburger先生很高兴,一直夸赞工程的壮观和并表达目睹合作进展顺利的欣慰。表示回去一定对当地的媒体赞扬中国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匆匆走马灯的过场结束之后直接奔回市区。代表团成员都是上了年纪的一群人,以前来过中国的登了长城,逛了颐和园,这次想去点非地标性的建筑转转。他们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很感兴趣,确切的说对胡同文化感兴趣,更是点名要去四合院。

接下来的行程,气氛就轻松许多了,阳光正好,景物闲适恬淡。浓郁的老北京风情迷住了这些异国来客。四合院里老奶奶拉着家常,老爷爷下着象棋。小池子养着金鱼,廊檐上挂着鸟笼,小鸟啾啾鸣叫。小辈儿们在老槐树下面追逐打闹,假山后面捉着迷藏。一杯香茶,一缕阳光,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

看什么都新奇喜爱的老外在看到影壁之后纷纷停住了,议论着这面建在大门里面的墙有何作用。

纪长泽呵呵乐道,“哦,这个嘛。贵国也有鬼怪之说吧,中国人认为鬼只会直行不会拐弯,这一堵墙建在院子里面就避免不干净的东西进了自己家。辟邪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