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平素很少和姑娘说话,这会想说话,又结结巴巴说不出来。僵持一会后,他奋力摇了摇头:“不要。给你。我不图你什么。你别说这种话了……”

白玉华又笑了,只是笑得很轻蔑。她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刘海。

比起上次见,这人长结实了不少,甚至隐隐地长了些个子。穿着再寻常不过的粗布麻衣,两条裤腿肥大,一双布鞋上还沾着黄褐色的泥巴。用不了多久时间,这个人会长大,会长成谁家的夫郎,再以后,又成为哪个孩子的亲爹。

曾几何时,白玉华是信过这句话的。我不图你什么。但是后来她嫁给一个酒鬼,做了这么多年寡妇。她早明白,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是可以完全不同的。

白玉华面色狰狞起来,她一把把簪子丢在地上,惊起一阵尘埃:“你这样的人老娘见多了。话说的是好听。今天敢偷偷摸摸来门口送东西,明天就敢半夜摸进我家的门。看你是个孩子,我懒得当你娘教训你。滚回家去做你娘的好大儿吧。”

她一甩袖子进了家门,把这几天刘海送来的几个鸡蛋放在了门槛外。

这些鸡蛋送到她门前时,上面沾着的鸡屎和稻草都被擦得干干净净。每一个蛋上面都还沾着人的体温。

白玉华最后看了一眼这些蛋,对刘海说了最后一句话:“你要是再敢来,老娘就打断你狗腿。”说完便哐当一声关上门。

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全村估计连狗都睡了的时候,白玉华终于把第二天要卖的豆腐做好了。她正准备合衣睡时,鬼使神差地走出房间,打开了院子的门。

院门外那根银簪用石头压在那,旁边一并还摆着那四个鸡蛋。

良久,白玉华轻叹了一声。

她想,这是刘海不听劝。怪不得她了。

银簪又回到了豆腥味未消散的掌心中,连着那四个鸡蛋一起。

近日刘家村的人发现,白玉华在家门口摆摊卖豆腐的时间比往常更早了。

往常全村想买她家豆腐的人都得吃过早饭后再来。但如今白玉华在鸡叫三遍后就把摊子支了起来。

掀开白布,除开白花花的嫩豆腐。她还新增了许多别的东西。例如嫩豆腐脑,油炸豆腐干等。价钱定的也很低。

油炸豆腐干需要耗不好油,平常大家伙都是过年才会炸一些吃。没想到白玉华会这么舍得。

为着白玉华这一分舍得,村里倒是有不少平时不少没关照过她生意的人都跑来买了。

赵三娘自然听说了。

她没怎么想就明白了白玉华会做这些的原因。无非是担心自己抢生意。

原本白玉华靠着在村里独一份的豆腐手艺,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有些余钱穿衣打扮。如果赵三娘或者其他人也开始在村里卖起豆腐,白玉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居安思危,倒是好事。

赵三娘摇头笑了笑。她只是想做给家里人吃,并没有以此为营生的想法。

转眼间就到了刘家人一块去书院探望刘文的日子。天有些阴冷,却抵挡不住一家人的喜气洋洋。

张和大叔打趣道:“今天这趟成你们家的专车了。”

一家人一块笑了起来。可不是嘛,驴车上何氏刘旺坐一边,赵三娘刘壮坐一边。刘小甜和要带给刘文的东西放在正中间。

群英书院。

刘文恹恹地坐在启蒙班后面的位置,对眼前的这本《童蒙须知》提不起半点兴趣。

他偶尔歪头透过沉重的木窗看着窗外的青树发呆,更多时候是咬着毛笔的笔头目光涣散。

“刘道显,你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启蒙班的夫子坐在书案前说道。他这道问题不难,这句话的意思方才已经解释过。只要刚才认真听了课,就一定能答上来。

刘道显,谁是刘道显,反正不是我。刘文心想。

这时他身旁的孙觉小声地叫他:“大哥,大哥叫你呢!”

刘文皱着眉头看了眼孙觉,见他使劲挤眉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