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还不少。父子俩合计着不仅要给福子盖个狗窝,还要把家里的茅厕修缮一下。更贴切地说是改造一下。要把茅厕和后面那个废弃的水坑连通起来。

虽说现在家里只有小白和小黄两只鸡。但家里以后少不得会养些别的家禽牲畜,早早把茅厕改造一下,做个连茅池。做成后,人厕和扩大的水坑相连,人上茅厕时粪便就能直接流进水坑,把粪便储存起来。牲畜的粪便亦能直接铲进粪池里,保持家里干净。

听说有些养猪的人家,还会直接把茅厕和猪圈相连,直接把人粪当做猪的吃食。

刘壮对这个办法很感兴趣,觉得家里以后养猪这个办法一定不错。可惜在赵三娘的强烈拒绝下胎死腹中。

父子俩出门后,何氏也带着刘小甜出门了。旱地种的作物,也是需要水浇灌的。旱地被称作旱地,就是因为不好引水,只能人力挑水浇灌。何氏挑着两桶水稳稳当当地走了。

见家里人都忙各自的事情去了,赵三娘提着泡好的黄豆走到后屋。

家里没有石磨,她只能用石头把选好的黄豆一粒粒碾碎。

虽然石头远没有石磨那样方便,但胜在赵三娘力气大,加上她人细心不怕麻烦,仔仔细细研磨。磨出来的豆浆糊糊和用石磨磨的竟也没有什么两样。

废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劲,赵三娘才算把一桶黄豆磨好。磨好后她把这些糊糊装进了空的面粉布袋子里,慢慢沥干浆液。

去掉渣渣后再放到锅里烧。做豆腐时越到后面越需要精细。不管是煮浆、点浆都马虎不得。

等到这几步都做完,赵三娘已经在厨房里待了近乎一整天。

赵三娘揭开白布,看着木板上整整齐齐的一版豆腐,手起刀落,学着别人的模样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方块。

她用手指捻起刀刃上带着的一点豆腐碎末尝了尝,边尝边点头。

赵三娘拿过原先装黄豆的木桶,装了些清水进去,然后装了七八坨豆腐,提着就给麻芬家送过去。

因为想着一下就回来了,赵三娘只把院门关了过来,并没有锁。

她走以后,有人路过这里,闻到一阵豆腐香。

那人缓缓停住脚步,先是朝里面喊了几声,又敲了敲门,见没人应答,便径直推开门走了进去。

赵三娘送完豆腐回来,手里还拿着一碗麻芬硬要给她的酸菜。说是酸菜炖豆腐也好吃,让她拿回去做做,一定好吃。

“白娘子?你这是?”赵三娘狐疑地看着站在她家院门口的白玉华。

白玉华上下打量着赵三娘。赵三娘因为要做豆腐,此时又换回了打着补丁的旧衣裳,又因为在灶房里忙碌了一日显得有些灰头土脸,身上还有一股豆腥气。白玉华是怎么看赵三娘,都觉得对方比不上她。

更重要的是,现在对方还偷学了她的手艺!

白玉华冷笑:“你好意思问我?你这做豆腐的手艺哪来的?都是一个村的人,我谋生的手艺,你说偷就偷了,没这个道理吧?”

赵三娘先是被她劈头盖脸的问话弄得有些懵。反应过来后,赵三娘的面色也难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