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有不少东西。有一支银簪子,有一个玉镯子,还有一对鹅黄色的绒花。一看就是精心挑选过的。
当朝对玉的推崇,以绿色越深价格越贵。眼前这个玉镯子大半圈是浅绿色,小半截是墨绿色。因这截墨绿色,这镯子的价钱便水涨船高起来。是普通农家人听了会目瞪口呆的程度。有这么多钱买米面粮油不好?去买个不能吃的镯子?
赵三娘看着这盒东西有些愣神。这些东西太好看了,好看得有些晃眼睛。是她从没有过的东西。
但她想高兴,却高兴不起来。刘壮哪来这么多钱。他俩赚的银子一半交给娘后,另一半不都是收在她手里吗。看来他到底是防备着她的,没有什么都同她说。
刘壮心叫不好,糟糕,怎么媳妇没高兴起来,反而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她。
刘壮就像赵三娘肚子里的蛔虫,立即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件事一直没和你说。给你用来防身的那种吹箭。有人让我做了一些卖他,得了些钱。他们说我做的吹箭准头高,威力大。”
做吹箭要用细竹竿,选上好的竹节,将竹节里外都打磨光滑。越光滑,准头便越准,射出去的力度越大。
“上回给你买的金耳坠,还有这次的礼物,都是用这笔钱买的。”
他凑到赵三娘跟前,把那个玉镯子给赵三娘戴了上去,满心只希望媳妇能够高兴一点。哪怕只是像刚才那样微微笑一下呢?
赵三娘却像惊弓之鸟一样,死死地盯着手腕上的这个玉镯。她忽然什么杂念和胡思乱想都没有了,只紧张地看了看窗外,确定除了她没人听到刘壮刚才的话后她才放心。
“怎么了?”刘壮有些不解。
赵三娘把玉镯褪了下来,声音压得很低,却很急切:“你怎么能卖?这种东西怎么能卖。”
当朝虽然允许民间合法制造私人可以拥有的武器,比如弓箭一类用于狩猎的,又比如杀猪刀、菜刀一类日用的。但对一些武器的制造以及售卖却有很多限制。
制造的弓箭、刀具等,都要按照官方规定的样式打造。如果想买卖,还需要到在朝廷兵器监管司下记名的铺子中挂卖,且挂卖的成品上要刻上制作者的姓名,打上挂卖铺子的烙印,以追查来源。
吹箭杀伤力不大,本不算在禁制禁售的武器范围内。但是自从有个皇亲国戚被吹箭刺伤眼睛下了后,朝廷对吹箭的管控就严格了起来。暂时只准民间自制,不得售卖。
刘壮卖吹箭,是会违反律法的!
赵三娘急得都快哭了,把耳朵上一直没摘下来过的耳坠子也摘了放在首饰盒子里:“拿去退了吧!退不了的就拿去卖掉!钱不够我去拿。”说着她起身就去床底下掏箱子。
攒的钱多了以后,放在枕头底下便太瞩目了,也硌得慌。她就让刘壮给她做了个竹箱子放钱。平时攒的钱和竹箱子一起放在床底下。
这回是刘壮愣了愣,他冲过去把跪在床边伸手拿箱子的赵三娘抱了起来:“你别怕。你听我说,没事的。我卖这个没事的。过了官府名录,这是最新的政策,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也在上面刻了我的名字,都是合规矩的。别担心。”
刘壮抱着赵三娘,拍着她的背,让她慢慢平静下来。
赵三娘很少有这样激烈的情绪外露。刘壮一点都不觉得烦,倒觉得是好事。不管什么情绪憋在心里最后都会把人憋坏。发泄出来,倒是没什么大事了。更何况赵三娘这样激动,全都是为了自己。媳妇好爱我。刘壮心疼之余,美滋滋地想。
有了刘壮的再三保证,赵三娘信了,情绪也慢慢恢复平静。她的手被刘壮握着,两人的手一个冰寒,一个炽热。好像冰和火的碰撞。不知道是冰先将火熄灭,还是火最终会融化冰。
赵三娘深吸了几口气,把自己最近的所有顾虑都同刘壮说了。生死有命。若刘壮真的非常介意这个,她会选择离开。
刘壮好半天都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