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上看到我二哥了。”

“你二哥?赵秋月啊。”刘壮没见过赵秋月,但是听人说过。他这个舅哥实在让他无法评价。十八岁了还在努力考秀才。努力的方向不是用功读书,而是专门拍有钱人家少爷的马屁。

赵三娘止住话头,没有再往下提。她认真想了想刘壮刚才的话,越想越觉得刘壮的话不无道理,万一刘文被她纵容坏了,以后走上歪路,她才是真的害了他。她猛地站起身:“那我现在去跟娘说……”

却被刘壮一把拉回来坐下。

第21章 野果

◎你不懂,怕老婆这日子才能过得好呢!◎

第二天何氏起来时,看到门口放了个盘子。她没仔细数,只略微一扫就知道盘里放了四十多文钱。这钱一部分是她那些鞋底所得,一大部分则是两个竹篮所得的一半。

想来是赵三娘因着所得一半要交公账的规矩,哪怕钱袋丢了,还是把应该交的这部分拿了出来。

“这孩子倒是个死心眼。”何氏喃喃道。她原本是为了那无故丢失的钱翻来覆去一晚上,又为大儿子这么袒护儿媳妇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但这些钱瞬间就让她心里软了下来。

自从她把赵三娘从上溪村赵家又领回来后,她早就托人把赵三娘的品性打听得清清楚楚。赵三娘那前十六年,活得很不容易。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村里人家喂条狗,都不至于这么对待。是以现在嫁了人,分明刘家人都很好相处,也全然没把她当做外人,她却还事事谨慎小心,过得如同走独木桥一样。

何氏以前受过婆婆的磋磨,吃过不少苦。如果是别人,或许就会把自己年轻时候受的气,用在新媳妇上,才能出年轻时的恶气。她并不想再在这个苦命儿媳身上磋磨一遍。

用早饭时,赵三娘发现她碗里多放了一个蒸红薯。还是个头最大的那个。连刘壮都没有这个待遇。刘壮喝了口昨夜剩的鱼汤,对着媳妇笑得咧出一口大白牙。

“谢谢娘。”赵三娘端着碗愣愣地说道。

何氏“嗯”了声便打算扛着锄头去地里刨凉薯。

刘文赶紧放下碗抹抹嘴:“娘!我来!我去!”家里锄头有大有小,他立马去杂物间里拿了把小的扛在身上,又拽起何氏拎着的簸箕一溜烟就跑了。

积极得像是有人在后面赶他。

何氏站在原地纳罕:“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往日里叫他去地里干活,不是说等等,就是说马上。今天让门挤了转性了?”

刘旺护崽:“你这说的什么话。文哥心疼你帮你干活,这是长大了,懂事了!”刘文和刘小甜出生和长大的这几年,正是他们刘家靠刘壮生活慢慢好起来的时候。他俩比起村里其他同龄的孩子,少干了很多活。基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家事。现在条件不好了,让大一点的二儿子去地里干活,也是应该的。

“是啊娘,以后有什么不重的活,你就给小弟做。我想他会很乐意的。”刘壮也在旁边凑热闹地笑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文成天像个忙不停的陀螺一样积极干活。虽然累得要死,但是他就是不喊苦不喊累。尤其是对赵三娘特别好。每当赵三娘干完活回来,他就马上递上擦汗毛巾,端上一碗水,殷勤得像是赵三娘的小跟班。

就连根叔和隔壁家的李嫂看到后都和自家孩子,要像刘文这孩子学习。更是当着刘旺和何氏的面夸,夸得刘文不好意思掩面跑了。

“文哥儿莫不是中邪了?”何氏私下里找刘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