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问询,我喊你一声就好。”

三娘却摇摇头,淡淡地谢过了。竹篮子是夫郎两天两夜没睡所制,鞋底和螃蟹则是娘和小弟的辛苦,她只想快点把这些东西变成钱,这才是今天来这的目标。她只是听着那边传来的热闹声便够了。

不知道等了多久,那边的热闹陆陆续续散了。赵三娘这里终于有人上门问了。

先被买走的是那笼子还新鲜的螃蟹。这次的螃蟹比上次的卖相好,个头大,五只便卖了八文钱。

或许是有了这桩生意做引,鞋底也陆续卖出去两双。最后只有竹篮子还摆在那里,孤零零的。

不是没有来问竹篮子价钱的人。那些人一听比平常的篮子贵六文钱,都觉得赵三娘是疯了。还有人上来就问赵三娘十八文卖不卖,甚至还有问十五文的。

还有人嗤笑赵三娘,说不漏水的竹篮有什么用,不过是做得软些、竹子排布得密些,没什么稀奇。买回来也是放东西,没必要买这么贵的。

妇人见赵三娘情绪低落,忙道:“你别听他们胡扯。我看你夫郎做的这手艺就是好。”

赵三娘知道她是在安慰人,回以一笑。她只是难过,如果夫郎知道他辛苦做的竹篮卖不出去,一定会伤心的。她打定主意,把这只竹篮藏起来,假装卖出去了。

恰好这时刘文和刘小甜意犹未尽地回来了。赵三娘看已经到了中午,索性直接把篮子提了起来拿在手里。她同妇人道别后便带着两兄妹去找地方吃东西。

寻到一个面摊后,赵三娘要了三碗素面。素面不贵,不过两文钱一碗。而旁边的客人点的不是猪脚面就是卤肉面,那香气一阵一阵的扑进他们的鼻子里。

刘文吸溜着面,拍拍胸脯说道:“嫂子,等我以后长大挣了钱,我就带你和妹妹吃最好最贵的面!”

面摊老板就在旁边,听到刘文的话连夸他孝顺又夸他有志气,直夸得刘文腰板挺得直直的,骄傲极了。

赵三娘怕他和小甜不够吃,便把自己碗里的又挑出来一些分给他们,温柔地笑笑:“好,嫂子也努力挣钱,下次来我们就吃更好的面。”

吃完面后,卖螃蟹得的八文钱,赵三娘一分没留都给了刘文,让他自由支配。

刘文牵着刘小甜的手二话不说就往卖鸡鸭的地方走去。

他俩埋头在摊子上对着一群鹅黄色的小鸡崽子看花了眼,不知道买哪只才好。

赵三娘则在对面的鱼摊上挑鱼。夫郎的身体还是要补。牛乳贵重,夫郎死活都不让她再买,但鱼肉不贵,多买两条鱼总是可以的。

“老板,劳烦您给我这条。”赵三娘很快就选中了一条大青鱼。青鱼肉质很紧实,还很鲜美,关键是鱼刺还少。不仅适合给夫郎补身体,也很适合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