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尚且寒冷的早晨里,曹开一身的寒气还有昨夜的酒气都在这碗鸟肉粥里化去。

真材实料,分量十足,还十分美味。

野味珍贵,以往要吃到用野鸡做的吃食,非得去大酒楼里狠狠花一笔银子不可。曹开爱酒亦爱吃,有点银子全花在吃喝上了,眼下只需要十五文钱就能喝到鸟肉粥,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小老板,再来上两碗。不不不,三碗。这碗我可否先带走,回家盛进自家碗里再给你送来。”曹开又掏出了几十文钱,“你放心,谢娘子认得我,我不会把你的碗拿跑的。我是记挂着家里老爹老娘没吃过这好东西,带给他们尝尝。”

三娘看向谢芸,见她暗暗点头,三娘收了钱笑道:“好,这就给您盛。您看别的您还要吗?”

“看看。”曹开来了兴致。

三娘揭开坛子和海碗的盖子。

曹开是个嗜好吃辣的人,虽然才刚吃饱,看到这麻辣鸡丁和红油鸡片,又是眼前一亮。

“这些也是黄腹鸟做的?”

三娘摇头:“黄腹鸟肉不多,拢共只做了一坛子鸟肉粥出来。这个鸡丁和鸡片一个是三黄鸡做的,一个是芦花鸡做的。鸡丁是二十文,鸡片是十八文。您需要吗?”

曹开嘴里已经在分泌口水了,可一掏兜只得赧然道:“我今天没带够钱。你各给我留一份,我回家把粥放了,就来拿。”

曹开接过三娘给他的三碗粥急急忙忙地朝家里奔去,唯恐回来晚了三娘的吃食会卖完一样。

谢芸在旁边简直都要看傻眼了。她感慨道:“今天也算是遇着了。你不知道他,在我们这是出了名的好舌头。我们黄口镇上的各种吃的,就没他没吃过的。但是这两年他嘴巴越来越刁,能让他这么爱吃的还真是少见。”

三娘答应了曹开给他留,便认认真真从坛子和碗里各分出一份的量,才继续开始叫卖。

等太阳高悬起来,街上的雾气散了些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只是这镇上一碗小份的素面只要两文钱,一个大肉包只要三文钱。干活的壮汉们,吃两碗素面,三个肉包差不多就把早饭对付过去了。很少有人肯花十几文钱,就为早上买一碗粥喝。

好在三娘很有耐心,有人来时她就招呼,没人来时她就吆喝。小甜也没有闲着,她自有嫂子交托给她的使命。

小孩子是最嘴馋,也是最得家里人疼爱的。他们眼见刘小甜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不时地吃两口跟豆丁那么大口的鸡丁,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围在三娘的摊位前迟迟不肯走。

等到他们家大人来了,小孩子们少不得撒泼打滚哭哭闹闹也要缠着大人买一份。

这其中,三娘竟还遇到了一个熟客。

那位老人家无奈地看着三娘:“上回我孙子非要吃你家的果脯,这回你又改卖鸡肉了。”

三娘失笑,没想到老人家过了这么久都还记得她。她便在那包麻辣鸡丁上又额外加了一片红油鸡片,笑着说:“谢谢您。”

老人家见她居然白送一块鸡肉,脸上也有了笑容,高兴地拉着小孙子走远了。

三样吃食中,麻辣鸡丁是卖的最好最快的。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爱吃辣的,能吃辣的,在街上看到别人拿着一个油纸包在吃后,都会好奇地问这是在哪买的。一传十,十传百,三娘的摊位前竟然罕见地排起了队。

连带着周围几个摊位都沾了光,今天一个上午的生意就赶上了平时一整天。

眼看着鸡丁卖光了,三娘只得挂出一个写着大大的“无”字的木牌子。

“小老板!你那不是还有两份吗?!”有人没买到,眼尖地发现三娘的摊子里还藏着两份。

三娘大方地把那两份扬了扬:“实在不好意思,这两份是我给我在书院读书的两个弟弟留的。”三娘指的自然是刘文和刘羽。

春闱将开,再过些日子,刘羽就要进京考试了。他平时在书院很照顾刘文,刘家人都很感激他。三娘没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