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吃?”

“要!给太姨婆和麟子?妹妹也带一只啊。”

“嘿,你这小子?,你四叔一时分辨不?出来你这是有孝心还是有花心。”

第52章 锔瓷 ......

吃饭的时候朱标的太监勾来用托盘送进来一张叠着的纸, 朱标从?托盘里?拿起?来看了一眼,他看完把纸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没接,而是扭头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 原本因为朱棣回来的好心情瞬间变差,脸上阴云密布。

朱棣和朱橚看了立即闭嘴, 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朱标把纸塞在了自己的袖子里?, 跟还在啃鹅腿的朱雄英说:“雄英,该去读书了。”

朱雄英听了乖巧地把鹅腿放下准备离开, 朱元璋立即说:“把鹅腿拿着路上啃, 别把我大孙饿着了,饿着肚子怎么读书?”

朱雄英应了一声拿起?鹅腿出去了。

朱棣这才小声问:“爹,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

朱元璋提筷子夹菜:“没事儿,前不久水运不是停了吗?他们所有的船靠岸后开始修修补补, 今儿送来的消息说这些船突然消失了一些。这些船去哪儿了?咱心里?有些不踏实。”

朱标说:“爹,我立即让毛骧和秦老实过来。”

朱元璋点头。

朱标出去安排。

这时候青莲观外面的麦子收完了, 但是地里?的农活还有很多, 午后吃过饭, 张剃头挽着裤腿光着脚在稻田里?查看, 不远处小桥上有人挑着担子叫道:“锔瓷, 锔碗。”

麟子蹲在田埂上, 听到?这叫声立即站起?来张望。

老话说“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这句话形容的就是锔瓷这个行业。

瓷器是个可以?修补的,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 锔瓷能把碎掉的瓷器重?新拼接起?来,延长了瓷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支出。对?于达官显贵来说,锔瓷后的瓷器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有些手艺好的匠人补好的瓷器更具有收藏价值。

这手艺麟子真的没见?过,她指着挑担的锔瓷匠人跟张剃头说:“你家有瓷器要补吗?”

张剃头弯腰拔起?一根草,摇头说:“没有。”

麟子急得跳脚:“谁家有?我出钱给他们修补,我今儿要看锔瓷。”

张剃头皱眉:“这有什么看的?”

“我又没见?过,不管,我要看。”麟子踩着田埂追着锔瓷匠人去了。

张剃头大喊一声:“大姑娘,别乱跑。”

麟子压根没停,张剃头两脚都?陷在淤泥里?,跟旁边的陈大说:“陈大叔,赶紧跟上,别让人把她抱走了。”

陈大已经追过去了。

麟子光着脚丫追上锔瓷匠人,问他:“你补一个碗多少钱?”

这匠人笑着说:“要看这碗成碎几瓣了,打?一个钉子收一个钉子的钱,这是按钉收钱。小姑娘,你们家有碎掉的碗?”

麟子立即说:“我回家给你摔一个。”

这时候陈大气喘吁吁地跑来,赶紧拦着:“姑娘诶,好好的碗不能摔,下次吧,下次有碎掉的碗再让人家来补行不行?”

麟子说:“我想?看。”

锔瓷匠人就往前走,麟子就跟着。陈大弯腰扯着麟子,麟子是个壮实的宝宝,陈大是个年纪大又腿瘸的老人,两人拉扯几下,陈大是真没扯住麟子,只能跟着麟子往前走。

这时候宋爷爷扛着锄头喊:“锔瓷的,一个钉子多少钱?”

锔瓷匠人回答:“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

宋爷爷就说:“你这要得贵啊,人家都?是一文钱一个。”

锔瓷匠人傲然回答:“老大爷,我这还是说少了的,我手艺好,你给这钱不亏。”

麟子立即说:“师爷,我替你给。”

宋爷爷扛着锄头走出地头,笑着说:“过日子不是你这么花钱的,要是不节省金山银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