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所以刻薄地称呼两个上年纪的老头“是棺材瓤子”,完全是因为妒忌,压根不愿意相信两个被赶走的老头居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翻身了。
“这俩老东西几乎是把持了那边,这边家里面他?们支应,外边他?们的儿子控制着北平的庄子,这和当家作?主有什么区别。”
在他?们眼里麟子年纪太小?,并且还是个女孩子,非常容易架空和摆弄,跟着她这一二十万的家私不就?弄到手了吗?
可惜王三和陈大没时间给他?们解释,两人带着老伴儿雇了一艘船携带着一万两宝钞超急匆匆地赶赴北平。原本郑道长想着花十万两钱去置业。可是如今林子手里也只有七十多万,这些钱不仅要建房子,还要有其他?用途。
郑道长甚至有一种?预感?:这两年是建房的好年份。
盖房子哪有不累的?所以郑道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因为家里面多了几十万和王三陈大暂时离开,麟子就?不能出?门了。除了担心被绑架之外,就?没有人再有那份闲情逸致跟着麟子在秦淮河两岸到处闲逛。
这么一个小?院子,自然关不住精力?旺盛的小?孩子。麟子一连好几天都在向郑道长陈述,要买一个大房子。
郑道长倒是不在意:“天底下哪有你想什么就?有什么的好事。买大房子是需要运气的,京城居大不易,京城的房子哪怕是小?柴房都能租出?去,所以除了败家子儿,一般人不可能轻易卖宅子的。”
但是麟子觉得祖祖这话不一定,应天府是个大城市,商业繁华。肯定是有人卖有人买。
就?在她想和郑道长辩论?几句的时候,张剃头。兴得进来,刚进门就?大声喊:“道长大姑娘,有一个好消息,乌衣巷里面的人家要卖房子了。”
麟子听了顿时睁大眼睛:乌衣巷?
乌衣巷。
麟子已经瞬间想到自己?买下房子之后怎么装修?怎么起名?
乌衣巷诶……想入住。
第115章 缺钱 ......
麟子喜欢乌衣巷。
尽管没明说?过, 每次她?出门溜达,走到乌衣巷口都会往里面?看几眼,这些张剃头都知道。
如今的乌衣巷早不是当初王谢这种显赫家族聚集的地?方, 就如诗中所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住着的都是些普通人, 张剃头知道麟子喜欢这里, 就打听这里谁家卖房。最后还真让他找到卖房的人家,通过商量又给予了市场价十倍的高价, 花了十万两把?半条巷子买了下来。
张剃头对郑道长的报价是一万两, 理由是这些人都是近亲,如今有矛盾,不想住在一起,要卖了房子去城里别地?住着。至于那九万的差价, 张剃头自己填补上了。
张剃头比大家想象的都有钱,九万两银子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大钱。
郑道长给了张剃头银子后, 张剃头把?钱给了房主?, 大家签订了契约, 这些房主?拿到银子很痛快地?搬家了, 就两三天的功夫半条巷子里的人搬得?干干净净。
三天后的傍晚, 郑道长带着麟子和其他人来这里看一下位置。
秦淮河两岸非常热闹, 但是巷子里很安静, 走几步进去, 就如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给人一种宁静清爽的感觉。
这种闹中取静的气氛让郑道长非常满意,她?对张剃头办事向来放心。几个人挨家挨户地?去查看,这些院落中有树木,有水井, 还有鸡窝鸭圈,处处烟火气。
走了一圈,郑道长说?:“地?方挺大的,就是房子太旧了,要全部推倒重修。”
张剃头说?:“道长,这里的房子有的还是宋朝时候盖的呢,一百多?年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看到有鸡飞到房顶上去抓虫吃呢。既然是置办一份家业,不如推倒重来。”
这里的房子有的是茅草房,时间长了,风吹日晒雨淋雪盖,茅草里面?有了虫子,鸡自然会飞上去找虫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