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头:“是啊,这事儿咱熟,当初太上皇就是因为没收成把家里的土地卖给了地主,第二年又没收成,还要交租,最后把自己饿死了。”说起这事儿朱元璋忍不住擦了把眼泪。
毛骧赶紧把自己的手帕递给朱元璋:“都是臣不好,提起这个惹的您伤心了。”
朱元璋擦着眼泪说:“年纪大了,想起爹娘就眼窝软,盛不住泪水。”说完看看手帕,扔给了毛骧:“回去让你婆娘给你洗洗,一股子馊味。”
“恕罪恕罪,臣是粗人,不讲究。”
“你接着说中?间那一拨人。”
“中?间这群人是最少的,这群人不事生产,有吃有喝,还有奴仆供他们使唤。但是这群人是最汲汲营营的一群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略有家产可传给子孙,但是极容易家道中?落,所以这群人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家道中?落。比如?督促男孩读书?,培养女孩嫁入高门攀龙附凤。
既然想攀龙附凤,最低也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既然家底薄,想在高门维持体面,养的女孩就不能瑕疵,自然名声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命都重要,所以这群人最在意女子的贞洁。既然名声比命要紧,那么丢失的孩子不愿意领回去也能说得通。”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你说得有道理,看来这些年你也有长进啊!”
“臣谢上位夸奖,臣读书?不好,年纪大了也记不住,只能多看多想,不敢让下面的小?子们比下去。”
毛骧也是中?间的那群人,自然也怕家道中?落。
朱元璋就问:“那这些女孩你们打算怎么安排?”
“仪鸾卫的一些兄弟想养个女孩,有些人家全是儿子,如?今老妻年纪大了,想着抱个女孩回去承欢膝下,将?来也有一门亲戚。其余年纪大的,前?几日有个叫甄费的姑苏乡绅,说是愿意养这些女孩,臣等人看他是诚心的,就约定到时候让他把孩子接走。”
朱元璋问:“咱想起来了,标儿都说他是个实在人。但是咱担心他大奸似忠,确定是个好人吗?这些孩子别?刚出了狼窝又进了虎口。”
“上位,您放心,那甄费是个实诚君子,臣等也时常盯着。”
“嗯,你们盯着就行。”朱元璋放松下来:“周王要大婚了,你们也要盯着些。唉,周王大婚后,让他们两口子先去凤阳住一阵子,明年打发他往开封去吧。”
朱元璋情绪不高是因为儿子明年就要去封地,再见就是几年后了。周王是他和马皇后最小?的孩子,周王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大业初成,笑傲江南,能早晚看到小?儿子,比起前?面几个出生的时候朱元璋都在外面征战,朱元璋参与了周王的整个童年,周王也是朱元璋日夜看着长大的第一个孩子,他心里舍不得周王远去。
毛骧看他突然情绪不高,也不敢再说。朱元璋也没再聊下去的欲望,就摆了摆手让毛骧退下。
晚上童烈下差回来先去了青莲观,把一封红绸缎做封面的请柬给了郑道长。
郑道长问:“是周王大婚的请柬?”
“是啊!这是周王殿下亲自交给晚辈的。”
郑道长说:“你下次见他就说我必去。”
童烈没立即走,而是小?声地跟郑道长说起了一桩事:“现在朝廷里面刮了一场妖风,说是皇上宠爱幼子,早有易储之心,只是碍于礼法没有说出口。”
郑道长听了立即皱眉:“这是谁说的?冯胜?”
“不是宋国公?,宋国公?的姑娘是周王妃,他家才不说这话,是那群文官们说的。理由就是当初皇上在称帝前?自封吴王,后来称帝把这封号给了五皇子,几年后五皇子才改封周王,所以那些人说吴王封号尊贵,太子都没得到这封号,自然是谁做吴王谁是皇上心里的储君。”
这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郑道长说:“这是故意挑唆他们兄弟不和,这些人早晚被皇帝剥皮揎草。我知道了,我过几天带着孩子去。”
童烈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