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有可能的,那就是爱女。这样子的话,就算意见不合,但是在女性基本问题上还是能做到互帮互助的。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女性内部厌女现象因为这些社会新闻进一步加重,非黑即白的论断、批判与分裂此起彼伏。

谢满也明白了布珂为什么要去学文学理论了,因为只有理论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也只有理论能帮人拨开迷雾,探寻真理。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如果再这样下去,莉莉丝最终会走向停业整改。

关于莉莉丝的去留,谢满跟沈妙妙聊过不止一两次。何去何从,怎么去,怎么从?

深思熟虑之后,两人准备把莉莉丝迁到海外。谢满整合了莉莉丝准备留学的女生信息,而沈妙妙则是开展了莉莉丝的副业留学中介。

莉莉丝留学中介联合谢满沈妙妙之前做的女性扶贫公益活动,一起设立女性教育经费,从扶贫、求学到留学一条龙服务。之前是谢满和沈妙妙能做到的是让她们受教育,现在她们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那么让这些女性子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又有何不可呢?

毕竟,女人的一生不只有大山、家庭、孩子,还有事业、爱与和平。

女人不仅仅需要懂自己,也需要明白自己对于这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她们不只是作为第二性存在,还作为她们自己存在,限制她们的永远只有环境,而不是心灵。

做了很多准备,也为女孩子开通了不少绿色通道后,她们被现实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跟着她们离开的女孩子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语言不过关、离不开父母、不适应外面的生活、舍不得这边的美食、还没有做好准备……

“虽然我很想跟着一起,但是……”

谢满她们不能替人走完所有的路,故事开场有预告,而结束却是悄无声息的。

谢满想,她该明白的。她不可能干预所有人的成长轨迹,每个人的选择都与她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这正如女性内部的分裂一样,尽管人已经觉醒,你不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你也不知道她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不知她们最后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谢满理解她们虽然清醒了,但是还无法割舍的想法,也理解每个人不可能潇洒地说走,但是机会放在眼前,就算不在外面定居,只是读个几年书,眼界和阅历都会大不相同。

可她们并没有迈出这一步。

莉莉丝总部迁移到国外的时候,有人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所有人都带走呢?”

谢满说,“我们尽了我们的努力,这样就够了。”

沈妙妙看着谢满,有些心疼的说,“你知道我们现在像什么吗?像移民,哦,不,就是移民。移民就是一群人不得不从一片土地迁徙到另一片土地。而有一大批人移民的时候,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趋利避害!!!但是有些人就是看不清,把生活想象得太理想了。”

谢满叹了口气,“我给过她们机会,要怎么选择,怎么取舍是她们的事情。我不是圣母,不可能包揽她们的一生。我明白的,我都明白的。”就是太清醒,所以痛苦。

谢满离开的时候,还在痛恨绑缚女人的枷锁,如若不是这些,她们肯定有更好的选择,也更有勇气迈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