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的事情,夏桑子有听说过。
孟行舟的出生,对孟家来说是个意外。
孟老爷子一直想让儿子,继承自己衣钵,进部队发展。可儿子没听话,大学偷偷改志愿,去学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传媒。
大学刚毕业,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要跟一个女人结婚,理由是,那个女人怀了他的孩子。
听说当时,孟老爷子生气到,甚至想差点掏枪崩了亲生儿子。
孟行舟出生的时候,孟父正处于创业初期,整日不见踪影,孟母一出月子,就把孩子扔给孟奶奶,自己跟着丈夫忙事业。
这个不在计划里面的儿子,被父母完全冷落。
最刺激孟行舟的,还是三岁那年,妹妹的出生。
那时候孟父公司已经稳定,夫妻俩觉得一个孩子孤独,计划再生一个。
孟父孟母似乎想,把对儿子的亏欠,全弥补到女儿头上,所以孟行悠从小被呵护备至,在蜜罐里长大。
落在孩子眼里,都变了味。孩子会觉得,同样都是一个父母生的,为什么差别却这般大。
孟行舟那时候也只是三岁小孩,心理落差没有及时得到纠正,时间久了,便成了那种孤僻自傲,很难与人亲近的性子。
孟父孟母一直对儿子心存愧疚,可到底不是从小养在身边,生分得很,光是沟通交流,都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直到现在,孟行舟跟父母关系,都不太好,甚至说是冷淡。
高考那年,孟行舟执意进军校,遭到孟父强烈反对,他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拼出来的公司,以后无人继承。
此事,让原本就如履薄冰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孟行悠见夏桑子不说话,犹豫再三,还是试着说出口:“夏桑姐,你不能帮我劝劝我哥,让他”
“不可以。”夏桑子没听完,就否认,表情严肃,不容反驳,“悠悠,不可以。不管是你,还是我,都不能劝他去做什么。”
“夏桑姐”
“你可以直接告诉他,叔叔生病,明天过生日。”
从第一次见到孟行舟,夏桑子就非常确定,他们是一类人。
他们都是孤独的、渴望被关注的、却不愿表达、这样的别扭怪人。
只是她比他更早走出来,融入这个世界。
夏桑子几乎可以感同身受,那种被家人无视,守在空房子里,每日盼着父母回家看她一眼的绝望。
这种隔阂,不是用亲情血缘,四个简单的字,就能轻松抹去的。除非他们自己愿意,不然谁也没有资格做这件事。
她都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的冰释前嫌、做不到的释怀,也不愿意,强加到孟行舟身上,逼他去完成。
夏桑子看孟行舟往这边走来,最后说了两句话,眼底尽是不忍。
“悠悠,你哥其实很爱你,只是他不说。”
“如果你今天要劝他,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会非常痛苦。”
第22章 二十二个泡泡
吃过饭后,三个人打道回府。
夏桑子给教导员请了假, 周末两天都陪孟行悠在校外住。
还是夏桑子刚来澜市时, 住的那个酒店。
作为唯一的成年人,孟行舟拿着身份证, 用上次的办法, 先去去给孟行悠开房间。
夏桑子陪着孟行悠, 在酒店外面一棵树下等着。
饭前那个小插曲,在孟行舟回来后,宣告结束,两个人脸上看不出端倪,一顿饭还是有说有笑。
一直到现在, 孟行舟离开, 孟行悠收起玩笑脸, 垂着头闷闷不乐。
夏桑子想说点什么逗她开心,一时之间又没找到合适的。
这时,一家四口, 从两个人面前路过。
哥哥牵着妹妹, 妹妹拿着小糖人吃不完, 让哥哥吃, 哥哥笑着接过。父母走在两个孩子身后, 妻子挽着丈夫的手, 跟他絮叨家庭琐事, 丈夫听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