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3)

正月初八是小森的大喜日子,江家全家都去了小森家贺喜,这对小森家来说,是面子上顶顶有光的事情。

小森父亲急忙收拾出了一间干净屋子,又把席上的好菜都先端到那边,还担心翠柳她们没有人陪着不好,急忙把族内来做客的秀才娘子请来做陪客。

这秀才也是教书的,他的娘子人都称为林师母,打扮的呢,也比农妇们看起来要干净清爽地多。嫣儿从没到过农家,在屋里不由好奇地四处瞧着,而江太太的气派,那是向来都不输人的,所以林师母呢,也只在那和江太太说话,小心伺候着。

翠柳不好在外面坐席,还是和李氏紧紧挨着坐。林师母说了些村里的闲话,就笑着说:“我有个亲戚,是在城里面做媒为生的。”

做媒?翠柳不由挑眉看向林师母,而李氏已经笑了:“这城中做媒的,只怕我们也认得。”

“可不是呢!这做媒的,也是往高门大户都去的的!”林师母笑眯眯地说着。嫣儿也好奇地瞧过来,林师母已经道:“前儿呢,她过来和我说话,说这些天啊,城里出了件稀罕事儿,说城里姓王的一户人家,要给女儿说媒,可是呢,这做娘的不愿意,这媒婆们前脚刚出了大门,这后脚呢,做娘的就派人去了,说,这事儿不成,谁要为这女儿说媒,都要先过了这做娘的这关。我亲戚呢,说完就说,那些媒婆们都不晓事,她啊,早早就晓得这件事不成,就没去王家。我问她怎么不成,她也没和我细说。”

翠柳不由微笑,这会儿小森的娘带着女儿过来往桌上放菜,正好听到这句话,不由伸手拍了林师母一下:“这样的乡野村话,就不要往太太奶奶们耳朵里面说了。来,都喝一杯!”

“这是小森的喜酒,我自然要喝一杯!”翠柳晓得小森的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也只是端起酒杯,把这事儿给盖过去,林师母也端起酒杯,和翠柳喝了一杯。喝完酒,又吃了几口菜,江太太也就要走,翠柳和李氏带着嫣儿陪着她走出去。

等送走了她们,小森母亲才对林师母说:“你啊,平常见人也很会应酬的,今儿是哪股筋不对了?”

“什么?”林师母还有些醉呢,只是顺口问着,小森母亲凑到林师母耳边:“那个要被说媒的小姑娘,就坐在你身边呢。你当着人的面说这个!”

林师母用手捂住嘴:“当真?”

“怎么不当真?”小森母亲见林师母一脸紧张地样子,心中顿时十分欢喜,林师母素来因为丈夫是个读书人,看族内的人都有些看不起,却没有想到,在这地方吃了个大亏!

“这,他们家不是姓江?”林师母到这个时候,才回神过来,小森母亲瞧着林师母,对林师母笑着说:“是,是姓江,但是呢,这姓江的女儿嫁到王家,和王家起了冲突,誓言义绝,带了女儿回娘家!”

小森母亲这番解释,林师母才算弄清楚了,长叹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偏偏是,罢了,罢了,下回,你要遇到了江姑娘,就和我说一句,我也是不晓得!”

“我们东家的脾气,那是最好也不过的了!”小森母亲见林师母对自己如此谦卑,未免得意起来,林师母见小森一口一个东家,也不由奇怪,又仔细问了问,晓得了翠柳的那些遭遇,啧啧称奇之时,也有些敬佩。

不过林师母还是叹了口气:“这女人家命苦,也只有靠自己强了。”

“说的就是!”小森母亲也和林师母叹气,两人又说几句,也就各自去陪客。

翠柳并不晓得在她们眼中,自己是个命苦的,没法过好日子的人,她坐在回城的马车上,知道一件事,从此之后,嫣儿的婚事,自己说话才算数,至于别人,那都是些浮云。

马车到了江家宅子,翠柳还没走下车,刘嬷嬷就走出来,对翠柳道:“姑奶奶,王大爷来了!”

王大爷,自然是王慕辰,翠柳心知肚明他是为了什么来的,刚想说不见,袖子就被嫣儿扯了下,翠柳低头看向女儿,嫣儿的一双眼十分清澈:“娘,我见见我爹,总是要说清楚的。”

翠柳去说,和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