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再次从梦中惊醒,额头上全是冷汗。

作者有话要说:  嗯哼。

☆、有人找茬

一连几天,乔青一入睡都在那个梦魇里。

白天的乔青一点儿精神都没有,直让邢氏担心了好几天,又是拜佛求愿的,又是烧香祷告的。

这总算是乔青好多了。

而张桂花经过跟花枝大打一架,竟然变的温和了起来,竟然做饭都按时按点了,在公婆的面前,张桂花也是中规中矩,对待孩子更好,这让邢氏很开心。

有时候,人就是这个样子,当你太迁就他的时候,她就无法无天,而有一天你让她自己感觉到,别人对她的感觉只是举足轻重,她就不再这样无法无天了。

整个家都变的温馨起来,这是邢氏最开心的事情。

家里还剩余了一点儿土豆,乔青便跟邢氏说这薯条的做法,秋收的时候,还收上来了不少的红薯,便将土豆,红薯,都清洗好切成条儿。

冬冬在灶房内烧火,花花清晰这些土豆、红薯,而切工自然就给了邢氏了,其他的人就都在一边上等着吃。

自然张桂花也在灶房内。

这做法很简单,就完全的交给了邢氏,乔青便闲着没事,看着这个温馨的家,觉得满身心的愉快。

这个家给了她从来没有过的温暖,她也一定会让这个家变的好起来的。

隔着几户人家就闻见那诱人的香气,红薯做成的薯条的确比土豆甜了不少,味道也更加的好吃。

张桂花老早就馋的不行,才做好还是热烘烘的,不顾滚烫就伸手捏了一根填进嘴里尝尝。

“啊……烫死我了……啊……还真是好吃呢!怪甜的啊!”张桂花嚷嚷道。

“大嫂,你慢点,可千万不要烫着嘴啊!”花花是个好孩子,别人对她有一顶点的好,她就会记着一辈子,这些日子,张桂花变的温和起来,花花也同她开玩笑起来。

“爹,您也尝尝。大哥,您也尝尝。”这是在晚上做的,家里人都在,乔青捏了两块递给李来福和李拴柱。

邢氏在一边上炸着薯条,其他的人就在边上捏两根,吃两块的。

等邢氏将薯条全部做好,众人吃这个吃的都差不多饱了。

花花又烧了茶,家里的人喝了点茶,洗了脚各自回各自的屋子睡觉去了。

临睡的时候,花花担心的问道:“二嫂,你说咱们这里的集市,也会跟在镇上一样,卖的很好么?”

“一定会的。”

附近这几个村子,就属大杨村的条件差,要赶集还得去临近稍微富庶的村子上去。

虽说是两个村子,可是距离却很近,走上二十分钟就到了。

明日正赶上十天一日的集市,乔青说了做薯条的意见,邢氏就说那就先炸出来点试试看。

这一夜,乔青睡的很安稳,再也没有梦见那个疯癫的男人。

次日众人早早的起床,邢氏,花花,乔青,冬冬,张桂花五个人一同去集市上,敢的早去的时候还没有几个人,找了个热闹的地方,乔青又将薯条切成小碎方块,摆在摊子的前边,好让有兴趣的人尝尝鲜。

跟上次在清河镇上的卖法一样,大声叫卖,即使路过一两个人,也都喊过来让他们品尝品尝,乔青有了经验,扯着嗓子喊道。

邢氏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别别扭扭的站在乔青的身边,而张桂花原本就是大嗓门,不知害臊的人,见乔青一经吆喝还真的来了不少的人。

就跟在乔青的身后也吆喝了起来。

这一吆喝从早上到中午,人从一两个到成群,总是有几文钱来买点尝尝鲜的。

还是老价钱,十五文钱一斤,如果买不了一斤,几两的也卖全都给够树。

此时乔青也为赚钱,可是这里不是清河镇上,平常老百姓十五文钱能买多少个狗肉包子啊!

几两的卖就卖了,就当是打个明头,虽然是农村乡下,可是毕竟还是有富庶人家的,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