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周阿姨絮絮说着她的生活习性,提醒何之轩注意这个注意那个。
他说:“我都知道。”
周阿姨笑了笑:“瞧我这记性,你们好坏做过夫妻,她的习惯你总归知道的。这回全靠了你,这父女两个病的病,伤的伤,我就怕忙不过来,只好求你。你能这样不计前嫌”
何之轩打断了她,说:“你放心,她现在恢复的情况不错,可以拆线了。”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方竹一直对着电话机发呆。直到窗外夕阳西斜,阿姨敲门问她晚上想吃什么,她才回了神。她说想吃芹菜,又说想跟阿姨一起去买小菜。
其实不过是想走一走,心头乱的很,走一走会好一点。
外头的阳光很好,空气湿热,气候渐渐转入热烈的夏季,走两步就会冒汗,一切都变得浮躁了。
走到菜场门口,阿姨手机响了,她接起来说话。方竹就往菜场门口的书报亭转悠了下,卖晚报的老头孤零零坐在报亭前喃喃自语:“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
他的膝头撂着一摞晚报,一阵晚风吹过,“哗哗”作响,画面颇凄凉。方竹就多事地问:“老伯伯,怎么了?”
老头低着头数报纸,说:“报纸卖不掉,太阳要落山了,晚饭来不及吃了。”
或许是孤寡老人,被子女逼迫在此卖报。这样的情形方竹遇见过不少,向来能激得她同情心泛滥,问:“还剩多少份?”
老头说:“五六百张哪!”
方竹把钱包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用手翻一翻,一共有两张百元现金一张五十元现金,全部拿出来给了老头:“报纸都给我吧,老伯伯你快点回家吃晚饭。”
老头茫然地把报纸递给她,那样重,她不好拿,正犯愁,想找阿姨来帮忙,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匆匆跑了来,叫:“小姐,钱你拿回去!”她从老头手里抢钱,老头还不肯给,两人僵持。
方竹说:“我买报啊!”
中年妇女哭笑不得,说:“买什么报啊!这些是直送后面小区订户的。”
方竹傻了。
“对不住啊!我爷爷有点老年痴呆,让你误会了。”
原来如此,方竹失笑。
中年妇女终于从老头手里抢出了钱,原封不动还给方竹,还连连道了几个歉。那头阿姨通好电话,走到她身边见到这情景,讲:“哦吆,何太太,你良心太好来。以后要问问清楚再给钱哦!这个老头坐在这里老是搞得别人以为他们家虐待老人。”
这话说得方竹面红。她是真武断,不问青红皂白。这样实在不好,她得自省。
阿姨说:“何先生说晚上要请客,何太太你说买点什么小菜好呢?”
方竹在想,他请客做什么要请回家里来?不过还是用心想,说:“总是要有鱼有汤的,这个要现做,其他菜来不及做的话,去马路对面的馆子里买了就是了。”
阿姨应承,按着方竹的意思在菜场里挑好老母鸡,又买了一条大黄鱼。方竹站在她后头,也相帮说说价。这几年她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小菜场买小菜给自己改善伙食,学会挑选菜肴,还有讨价还价。
走出菜场时,她手机响了,是何之轩。他说:“‘云腾’的李总今晚要来家里。”
他说“来家里”,这样的话让方竹心生快跃,她说:“好啊,我和阿姨一道买小菜。”
何之轩在那头简短沉默,似乎轻笑了一声:“好,你注意伤口。”
方竹的声音温柔,心也在软和:“我晓得的,何之轩,你放心好来。”
跟着何之轩一起回来的只有李总一个人。他看见方竹,自然先是很惊讶的,然后就笑开了,打趣何之轩:“我说小何啊,难怪方小姐这么帮我写稿子,把我们‘云腾’左夸右夸,原来是你开了后门。连红包都没要。”
方竹的笑容很大方,态度也很合适,且一点都不拘束。她说:“李总,不要这么说,我是为了工作,你这样说,我要犯错误的。”
何之轩脱了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