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自有库精选展品可以和您的藏品互碰,碰撞出文物的火花。其次,我们的藏品当中有不少稀缺性高、故事性强的宝贝,这一点,我相信壹唐和荣幸无法和我们抗衡。”
荣信文化的贺德辉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把好机会拱手相让。他开口便道:“但是如果真要论起策展经验,我们荣信可是该赛道的开山鼻祖。这里是我们的博物馆展览备案。”
贺德辉的助手将文件夹递上,贺德辉又添:“我们在20年前就组建了专业的精英团队,从策展到历史学者的培养加入,每一笔都在提升荣信展览能力的公信力。我们没有天尊的藏品丰厚,但汪先生您的初衷并不是碰撞火花,而是私人巡展。”
两边都在摆优势,只有壹唐团队静观其变。汪甫原本对壹唐没有太大的期望,只是他的助手强烈要求考虑拍卖行。上一回唐誉的社交手腕让他感受了一回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回,他反倒好奇了。
“唐总,您是不是也有话说?”于是汪甫主动问。
“我来这里,一定是有话要说。原本是想听两位前辈说完,我再开口,毕竟我们壹唐无论从藏品多样性来说,还是策展经验而谈,都缺失了一点优势。”唐誉欲扬先抑,紧接着就送上了他的条件大餐。
“这是我们策展小组给出的评估和成本控制,据我所知,汪先生还有将近40000件藏品未能归国,我们壹唐能给出的,是确保参展文物的来源清晰化,完整的流转把控,合法的拍卖记录,以及最大化的保障。”唐誉看着汪甫的双眼,“在保险费用这方面,我们可以将保额提高到覆盖文物估值的250%,您觉得如何?”
“确保您文物的安全落地,和您一样落叶归根,是我们给出的最大诚意。”唐誉开出了最高的数值,他相信无论是天尊还是荣信,或者京城任何一家,都给不出这个数字了。
收藏家是持有者,比起拿不出来展览,他们更怕藏品折损消耗。唐誉在这方面又引入了探行的囊括范围,家族的一切都可以为他所用:“我们还可以制定文物的运输、安保全流程方案,我有配套的安保公司,而这一整套应急预案,我免费提供。”
“您觉得如何?”
第156章
如果说一开始是三足鼎立,那么现在撬棍已经送到了汪甫团队的手里。
三方面都给出了最大的诚意。只是这些诚意放在天秤两端,必定会分出孰轻孰重。不可能持平,不可能两难。
从大平面和社会影响度来分析,天尊确实更符合他的要求。但荣信的策展经验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附带着“高热量”的诱惑摆在面前,只让人食指大动,想要大快朵颐。
而他不太了解也不是十分满意的壹唐,就属于另辟蹊径,开出了不一样的道路,而且别人还没有办法去追。
汪甫安静了,唐誉也没有追问。他要的,就是汪甫团队的安静,而不是他们的现场决断。太过果断的选择往往意味着可能性的消失,现场不语则代表了弹性的出现。
在这个隐形的博弈局面中,唐誉也在修正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艺术归国的时代已经来了,水满则溢,一旦市场出现饱和,那么中国藏品以“主人翁”的身份走向国际指日可待。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必须搭上进程的时机。
这样大的决定,自然不能一口价定下,汪甫最终也只是接受了三方的筹划书,并且让助手们新建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许鸿轩和贺德辉对唐誉给出的条件暗暗震惊,似乎奔着“不破不立”而来。
250%的覆盖估价,这是他们能听到的数字吗?保险平均估价位于150%左右,贺德辉和章翰摸不清天尊暗自给了多少,他们只知道自己的,160%,高于平均。
天尊就算高,大概率也就高到170%、180%左右,用来弥补他们在策展方向的大经验值匮缺。有钱能使鬼推磨,收藏家不可能视金钱如粪土。
其次,就是唐誉给出的另外一个大条件,完善的物流和售后。40000藏品运回来,光是过海关就要扒掉几层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