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笑笑,道这就是世家难除,势力庞大的原因再加上古时重子嗣,很可能一对父母就有七八个孩子,等到这些孩子长成大人后,又会继续生孩子。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家族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对于穷人来说可能生多少孩子要看家境,但对于那些根本不缺吃喝的贵族们来讲,子嗣多恰好是使家族延绵不绝、实力壮大的一大助力。家族中一人出事,就势必会有人来助,一个帮一个,可能你原本想杀的只有他一个人,可到最后,你发现若要杀这一人,就必须要把他身后无穷的人也一起杀掉。那这多出来的无数人你杀是不杀

哪个国家、哪个朝代没有法度

但这些法度能管的只是大多数人,总有少数人他们的权利大于法律,所以才总会有那么多冤案和不平事的出现。

古古双手交握置于面前的桌上,嘴角是自信而从容的笑。

没看到萧恒的回复古古还特地等了几秒,最后发现这人除了最开始蹦出一句,现在竟然不作声了。

他疑惑。

“萧恒你还在线吗”

光幕底下的萧恒正若有所思的想着古古的话,闻言,回过神来抬头,“听得见。”

但和从前一样,每次光幕开播,一人只有一次与光幕中人对话的机会,所以理所当然的,萧恒的回答并没有被古古看到。

他皱眉疑惑了一会儿,最后决定还是把这个问题回答完算了。

他接着道。

针对以上三点,神昭大帝自有方法解决。

第一、穷者代代穷,贵者自出生便是显贵;越穷越无法掌握变得富强的途径,没有变富的途径就只能一直穷下去,祖祖辈辈、代代人读不起书。这看似是个无解的死循环,但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要如何解决单靠一个科考制”

无数人感到疑惑,一边聚精会神的听着光幕中人言语,一边趁着间隙和周围人讨论。

神昭大帝登基第二年推行科举制,当时来应试的人并不多,因为那时有学问的人仍大多出自世族,而这些人要当官只要拖人找个关系总有官做,根本不屑什么科举制。对他们来说,当官仍是一种很容易的事,有人脉关系就行;

但没关系,我们接着往后看。

神昭大帝登基第四年,他不惜花重金投入三州之地,分别在青槐济三州大设学堂,普及文化教育,请了无数文人武者为师开办经数礼乐骑射等课程,势让那三州之地的所有百姓家中年满五岁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学习十年且不分男女,不问出身,不收取分文学费,若十年之后还想再继续深学下去,才需个人自费。

并且,还有专门针对大字不识一个的年长者的识字教育,上到八十岁老翁,下到几岁孩童,有空就能去学堂听两句,并不强求,不求学问多深,只为让那三州之地的所有百姓,每个人至少都有一次接触书籍的机会,都有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

而非被逼着在命运面前低头,生来是如何,一生也只能如何,这样的命运太不公平了

“呜呜”

这一刻,无数平民百姓眼中涌起了热泪,更有甚者泣不成声。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么大肆提倡文风,田的地没人种怎么办

穷人家的孩子哪里能长到十五仍只顾学习,家里少了他们一份劳作,一家人的生活只会更困难,吃饭都吃不起了,还读什么书

古古义正言辞。

这种担心当然不是多余的,所以也要想办法解决。

这一块儿呢,就涉及到了民生问题上,如何改善百姓的生活

怎么才能让百姓家中变得更富有

哪怕是家里所有孩子都去学习了也不耽误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这就离不开朝庭的经济发展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能只靠某一项决策,而是要多方结合,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

古古笑道神昭大帝是个很英明的皇帝。他并不只单单看重文化教育,还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