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刚来木家村安家没两年的李稷。

李稷当时正在田间干活,看他饿晕在田边,就把自己的午饭给了荆越吃,还把他带回家,让他在自己家过渡了一段时间。

荆越那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在李稷家住了几天后,他在城中找到份木工活计,有能力养活自己,也就搬出了李稷家。

只是至此,他决定在木家村落了户,两人也成了时常往来的朋友。

荆越性格热情开朗,喜欢直来直去,精通木工制造,和许多不太爱说话的理工男不一样,他遇到谁都能聊两句,特别是和李稷,那真是话唠本唠。

就连李稷远在他乡,他也是动不动就是一封书信寄过去,简直比李稷的家书寄的还勤。

关于他写给李稷的信,有一部分留存在神昭皇陵当中的,经过咱们专家翻译过后的内容,多是一些家常里短、三大页看下来不是问李稷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就是和他分享自己近期过的怎么样,吧啦吧啦一大堆,最后多数时候还要再加上一句自什么什么时候一别,甚念君矣

古古说着都要笑了,他是真爱李稷这个兄弟啊天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很多有亲缘的兄弟俩个之间,也不见得有李稷和荆越之间的感情深。

荆越在木家村做木工,一做就是近十年,直到昭元初年,水梯的制作和看了他自己动手做的一些简易农具,昭元三年初,金万来正式将他和李稷二人举荐入朝。

刚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荆越只是木家村中一个普通木匠,其实不然,他还是墨家弟子,从小跟随师父学习木工和机关制造。

只是当时工匠地位普遍低下,不能为官,一些出身寻常的墨家子弟也根本找不到门路吃上官府的官粮,就像荆越的师父是这样,荆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后来靠金万来举荐,他根本没有入朝当官的资格。

就算后来户籍整改,可以走民间特殊技能考核入朝,也要再等上十多年。

毕竟这项政策的执行是在新法成立,也就是昭元十三年才开始推行的。

古古不禁有些唏嘘,大把的光阴就这样浪费了,人的一生有几年呢好在他遇到金万来。还有李稷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