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杨老夫人对这位被自己夫君生前定下的儿媳很不满,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无错也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就因为看不顺眼。

古古的话让杨老夫人当场脸一红,神色难堪的扫视四周,周围均无人敢与其对视,更不敢发生任何声响。

院中的人都知道,老夫人不喜欢少夫人,但这个事儿大家也只敢私底下议论一下,却没人敢指责是老夫人的不是,现在好,却被古古端到明面上来讲了,还闹的全天下皆知江仪有这么个看她不顺眼的婆婆。

杨老夫人心里是又气又怒,等到视线落到话题中的另一个正主时,后者就知不好,立即乖顺的跪了下来。

“你嫁入我杨家,老身待你就这样不好真是叫你受委屈了啊。”

一听婆母这口气,江仪心里就叹了口气,什么都不多说,只声音平静的答了一句,“母亲息怒。”

杨老夫人一看到自家儿媳那张平淡的像是没有任何表情的木头脸就烦,但古古前头刚这样说,她现在要是再责难江仪,不正是印证了古古所言,是个不明事理的婆母嘛。

她心里窝火,脸色也难看,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硬憋出一句,“起来吧老身可没让你跪着,别再传出去,说我苛待你。”

江仪心里为难

,但也知道,自己再跪下去定叫杨老夫人更加生气,但起来

算了,总归是婆母心里该对她更加不满,江仪索性听话起身。

远在六皇子府的杨宏听到古古所言,也是叹了一口气,他开口道“六殿下,我怕是得赶紧回家了,不然”

他知道自己母亲本就不喜妻子,现在古古再这样说,他担心妻子将受责难,便想赶快回去。

六皇子也没有阻拦,明白他忧心什么,还叫人备了匹快马送他。

但杨老夫人对江仪的不喜,并不是从她与自己儿子成婚后开始显现的,而是在两人婚前就有征兆。

在相白为江夫人在史书上单独开辟出的两页记载中,就曾留有一事可以证明。

上面说的是江仪在十七岁时,曾收到过杨宏母亲私下里派人送来的信,信中未写一字,只有当年两家定亲时江家赠予杨家的信物。这就算不明说,是个人都知道什么意思了,就是想退亲呗。古古手一摊,说话直白的不得了。

寻常女子可能会因悲愤或是羞愧,干脆就退了这门亲事,但江仪并不怕,她非常之冷静。

她猜到退婚可能是杨宏母亲的意见,而非杨宏本人的,于是她便直接去信给杨宏,信中只有一句,君若无意聘我为妻,请亲携信物至青州,当庭言明原委,断绝关系,今后你我也好两相嫁娶,各不相干。

她写这封信的目的呢,恐怕更多的是担心退亲会对自己今后的名声造成影响,所以,故意让杨宏前来,好将退亲的原因说开。到时候是杨家的责任,就杨家自己背,真要是因江家之故,江家这边自然也跑不了。

杨宏外出归家,恰巧收到信,那叫一个懵逼,但慢慢的,他就明白过来了,是自己母亲在其中搞鬼。

于是,杨宏亲赴青州,但此去他不是奔着退亲去的,而是去向江家解释清楚原委去了。

但没想到,等他见到江仪后,他就对其一见倾心了。这是杨宏朋友说的,可不是相墨瞎写的啊。

古古说到一半儿,补充说明道,然后继续叭叭。

他来时是因父辈之诺,觉得退亲有负江家,现在却是因自身对江仪的好感,那就更不可能退亲了。

但无论是嫁人前嫁人后,江仪都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子,从她接下来与杨宏做出的婚前约定就能看出来。

那二人之间又到底是有过什么约定呢请看接下来的视频。

江仪此时脸上才露出一点难色来。

怎么后世之人连这个都知道的

杨老夫人诧异着呢,她并不知道自己儿子和江仪之间还有什么约定,接着就见天上光幕画面已经变了。

画面中,是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