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宜之画人,当真是神了”

无数人看着光幕上呈现出的那图上的女子,画中女子只着简单素色青衣,乌发半?蹋?面容温婉清丽,身上无过多装饰,发间只一根简单的乌木簪子,披着月白纱衣,身形娉婷的撑着一把油纸伞从竹林中缓缓走来,如雨过青荷,气质干净而清新,真是好一个温婉清新的美人儿。

再下一幅,众人感受到了甘宜之绘画风格的多变。

下一幅画,主角依然是施漫雨,而这一次,却是她着官服,站在朝臣议事的紫宸殿前。

星夜下,画中的她独自站在空阔的殿前,背对着身后的大殿,抬头仰望着远处的苍穹,而她的前面是漫漫而下的长阶,画中的她只有一个背影。

可不知怎的,看着那样一个渺小的背影,光幕下的众人原本议论她美貌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只顾看着那幅画中她的背影,而不再开口说话了。

黑的夜,金碧辉煌的大殿光线昏暗,像是沉入某种阴影里,以及那方人影,整幅画的色调显得格外安静,安静之中又似带着某种沉重,就像那画中人的心情一样。

这幅文师出官图正是当年施漫雨欲辞官出宫,教育天下更多女子时所画。那一夜,她最后一次站在和朝臣议事的紫宸殿前,她的前路不再是朝堂,而是走在天下女子的前方,引领她们踏出一条新的路。

我想,当时的她,心情亦是沉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吧,因为,她将会是更多女子的引路人。

这是份沉重而责任重大的理想,她一步踏出,从此无悔。

接着,古古又一连展示出多幅甘宜之所画之画,每幅皆属精品。

但其中有一幅画,最为浓墨重彩,也最为肃穆。

画中年轻英俊的帝王独自站在庄严恢宏的巍峨宫殿之前,接受底下众人的朝拜,周身无人可比肩,底下跪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场面恢宏而盛大。

而不知为何,在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却偶有血色,以及一两个奇怪趴俯在地之人。

画卷的中央,是萧临渊穿着墨金龙袍,头戴王冠,手持王剑,站在长阶之上,他手中的剑尖处有鲜血滴落,那血似梅花盛开,在那以黑和灰色为打底的天幕背景下,显眼又夺目,而帝王始终目视前面,眼神冰冷凌厉,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摄人的威势和杀气。

到此,光幕外的人才发觉过来那些红色是什么。

那是血,以及一些人的尸体。

“这是”

大宸有人好奇这幅画中的场景是发生在何种时间,又是何种地点,因为画中大殿的建筑风格颇有些眼熟,但再仔细看又确实不是如今的皇宫。

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了许久后,依稀认出画中之地是在何处。

“那是旧朝的行宫”

听一朝中的老臣这么说,其家中之人也反应过来,是了,这个风格看着确实有些像。

只是他们不懂,萧临渊怎么跑这地方去了

封神之战后,神昭大帝将长宁殿一分为二,一半为萧氏皇族宗祠,一半为传世阁,世代供奉其中的有功之臣。并且,他还为其中的有功之臣,封神

最后两字,古古说的尤其郑重,表情严肃。

有一些人瞳孔一缩,猜到这幅画中的人群在干什么了。

怪不得场面壮大,怪不得萧临渊是着帝王登基时才会有的庄重打扮,原来竟是

旧时之神既不佑我人族,那便再起新神,以护苍生

大宸,该有自己的神明没有比那些为了人族安宁和百姓安危所立功绩者,更有资格配称神

古古掷地有声的说完,正式揭晓这一幅画中主题,千年前的神昭大帝如此说道。昭元十二年,他举行新的封神仪式,并在同一日昭告天下,将来还为他们修建庙宇。

这就是甘宜之当时所绘的封神名景朝圣宫神起图

古古心潮澎湃的同时,也是忍不住赞叹,想当初,这幅画在博物馆展出时,那是吸引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