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1 / 2)

程敏之他们得知戚缭缭不必去王府了,莫名高兴。

正好阴雨天持续了几日,终于放晴了,几个人便又开始邀她前去消遣。

泰康坊里气氛逐渐恢复正常。

戚子煜与燕棠碰了面也跟没事人儿一样,该说话说话,该喝酒喝酒,该帮忙帮忙。之前的事仿佛就这么揭过去了。

戚缭缭见燕棠一日比一日地言行自如,当着她的面也不再有什么“别有用心”的言语,以及再也没有想出过什么奇怪点子,疑心他已经放弃,逐渐地也把这桩事撂在脑后。

偶尔需要过府去寻燕??的时候,仍是会大大方方地前去。

这日正跟程敏之他们仨儿在后园子里练箭,戚子泯就兴奋地蹦进来了:“好消息!秋狩时间定下来了!就在十日后!方才司礼监已连名单都发下来了!”

皇帝也不是年年都秋狩,总得有心情有闲暇才能成行。

但今年收成好,乌剌那边来京出夭蛾子又挨了几个耳光回去,校场大阅又令人满意,这就达到了有心情的条件。

再加上目前没有什么紧急事,照皇帝那平时没事儿都要微服往街头私个巡的性子,不出去走走就说不过去了。

然而说是“走走”,又怎会当真只是走走而已?

围场距离行宫将近四百里,除去围场围猎,历年皇帝还要在行宫呆上几日,接见西北辽东一线驻守将领。

驻边的高级将领往往一呆多年,由于无法频繁往返家中,因而大部分人都拖家带口。

昔年戚家老太爷还在世的时候,沈氏就曾跟着靖宁侯在辽东呆过几年,叶太妃也曾随着燕奕宁在西北驻守过。

当然,如戚家燕家这样有爵位的,往往历练几年也就回京了。

但无封荫的将领有些一驻就是十几年,二十年,为了抚慰,每年朝廷便都要给出嘉奖,并且在秋狩时接见这些将领及眷属,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大事。

这些将领及眷属将会陪同皇帝及宫中贵人度过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也能有效拉近君臣距离。

因着燕棠日前说皇帝并未有属意他挂帅出征的迹象,对于萧蔚此次也在宣召传驾的人员名单里,戚缭缭就半点也不曾感到奇怪了。

不过她仍是对皇帝相中燕棠抱有一定信心,不然的话他前世不会在那么险恶的情况下下旨给他。

宫里下了旨,各部就迅速行动起来。

这两日前往各地传旨送讯的快马往城外跑的多得很,而夹在这些官府快马里的,也有那么一匹不起眼的跑向了黄山脚下。

竹源寺里萧珩盘腿坐在禅床上,凝眉望着手里一封书信:“秋狩?”

第208章 别提你哥

“对,秋狩。”

彭胤躬身道:“有职权的勋贵都被钦点到了,还有些武将。

“对了,前阵子得罪了戚家而被撸了官的杜家,这次未在列。

“此外由于须得在行宫小住些日子,因此还有几位文官随行,苏家那位入了翰林院的长子苏沛英也在列。”

萧珩对彭胤提供的重点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望着信上的字迹:“戚家有谁去?”

“靖宁侯父子是必定会去一个的了,然后几个小辈至少也有三四个的名额。

“上回秋狩戚家那位二小姐是没曾去的,但是今年她突然间发奋勤学,在校场上也有不俗表现,小的猜想,戚家应该无论如何也会让她跟去玩一玩的了。”

萧珩把信折起来。

对着窗外一丛修竹看了片刻,他忽然扬了扬眉:“备笔墨,我要上折子。”

除去武将随行,也还有文官,这次苏沛英便也在奉旨随驾秋狩之列,这不光是苏慎慈高兴得不得了,戚缭缭也是兴奋莫名。

毕竟苏沛英在朝中脚跟站得越稳,他们兄妹的腰杆就挺得越直,底气也就越足。

苏沛英自己猜想是承蒙太子殿下举荐,自打他入职,太子便对他多有关照,常常传去东宫讲学,詹士府的大人们也